第651章 回归本位(2 / 2)

范宗尹十分尴尬,同时吓出一身冷汗。

他能感觉到皇帝对他不喜欢,可是为什么不喜欢他却偏偏又让他当右宰相,这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尽管他不理解赵桓为什么如此,但到底还是走马上任了,成为了右宰相。

他当官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兑现他的诺言。

提拔重用了在他落难的时候曾经挺身而出帮了他的两位书吏魏滂和李弼孺。

魏滂被任命为江东通牛

而李弼孺则为管领营田事务的一位官员。

两人无意中抱上了右宰相这条大腿,都是激动不已,同时也十分的庆幸。

赵桓按照历史轨迹任命了范宗尹和张守之后,又遇到了一个难题。——御史中丞赵明诚上奏,建议对于弃城逃走的宣抚使周望贬官。

金军南侵时,周望以宣抚使的身份驻扎在江南的平江府,金兀术率军攻入江南的时候被吓坏了,居然弃城逃走。

可是平江府的百姓得知宣抚使要逃走,都拦在路上阻止他逃走,并跪倒一片,请求宣抚使为了百姓的生计,请他务必留下来率领军民坚守城池。

可是周望早已经被吓破哩,强行带人逃出了平江府,一路逃入太湖。

到太湖的时候,得知金军已经逼近太湖,慌乱之下他竟然将官印扔进了太湖,免得被金军抓到之后认出他的身份。

扔掉官印之后他继续仓皇逃走。

到后来金军撤离之后,周望又回到太湖,花重金请了不少渔民帮他打捞官印,最终还算幸运,居然让他把官印打捞上来了。

这件事被传的沸沸扬扬。

御史台知道之后派洒查,禀报上去之后,御史中丞赵明诚立刻写了奏折弹劾周望。

周望弃城逃走,置百姓性命于不顾,贪生怕死,丢弃官印,实在不足以为父母官。

赵桓接到这份奏折,眉宇间闪过一抹杀气。

要是在这之前,周望脑袋铁定会搬家,可是现在赵桓要尽可能让历史回归本来的轨道,也就按捺下了心头的杀气。

毕竟在历史上周望并不是弃城之后被杀的,虽然周望在被贬官之后就淡出了政坛,一直到死去都没能再掀起什么浪花,但赵桓还是谨慎的没有杀掉他。

毕竟在这一次金军大举攻入长江以南,一路杀到了河南山西,有不少州县的官员弃城逃走,甚至投敌,赵桓杀不了这么多,就按照历史的处置来安置他行为举动。

于是,赵桓将周望贬官为招化军节度副使,连州安置。

随后两个月时间里,赵桓做出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基本上都是按照历史上的轨迹来任免的。

有不少官员其实是他很讨厌的,甚至一辈子都不想再用的,还有些人甚至他想一杀了之的,但他都任用。

与此同时。

上元县的金兀术已经濒临绝望。

他率领的两万多金军坚守上元县,坐吃山空,原本少量的粮食早就吃光了,战马也杀的差不多了。

眼看再下去没有粮食,城里连野菜都没有,难不成只能饿死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