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不得出港(2 / 2)

由于金国开出来的价非常高,甚至比当初大宋开出的价都要高出一些,所以让这些令制国的守护没有不心动的。

但是这一次他们却高度统一,都同意出售粮食给金国,主要是金国开出的价太让人诱惑了。

于是粮食纷纷送到了海港,装上了一艘艘的海船,为了保护这次送粮行动,大和国和金朝都派出了他们仅有的水师,共计两万人担任警戒。

并小心的避开关东和虾夷地以及对马岛的宋军的视线,尽可能秘密进行,就生怕大宋朝的皇家海军进行拦截。

不过他们想多了,毕竟金国上京和大和都距离大宋京城开封太远了。完全靠陆地快马加鞭以及海上的快船传递消息。

宇文虚中虽然第一时间把消息传了出去,快马加鞭送到了开封京城。

而皇帝赵桓拿到消息时,宇文虚中透露的双方交易的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他根本来不及下令驻关东及虾夷地的皇家海军进行拦截。

而没有他的圣旨,这么大的军事行动,虾夷地皇家海军提督韩彦亮是不可能擅作主张出击进攻的,对于金国还有可能,但其中涉及到大和国,他就不敢擅作主张了。

因为现在宋朝跟大和表面上还是同盟关系,双方虽然翻过脸,但并没有撕毁协议,更没有兵戎相见,假如他出兵,万一皇帝不是这意思,那岂不是弄巧成拙惹了大麻烦。

上一次虽然他出兵大和海,抓了大和出售粮食给金国的现行,但那次是皇帝的圣旨,要求他这么做的,而这次他没有拿到圣旨,当然不敢胡乱出兵。

而现在皇帝赵桓拿到密保,但时间迫在眉睫,再下旨让他们拦截根本来不及了,太远,等到消息送到交易早完成了。

赵桓很是有些无奈,看来将来自己征战世界,无线电问题迟早要解决。

实际上无线电并不是太难发明的,基本原理赵桓知道,不过电的出现,将让这个时代突飞猛进。对于这样的东西,赵桓是一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因为他的最大的仰仗是对历史的预知,假如把电报甚至其他的电器甚至蒸汽机车弄出来了,那会让整个历史跑步进入现代。

那后面七八百年的历史轨迹将会一片混乱,他也就会失去他预知未来的能力,会得不偿失。

因此暂时把着手发明电报这种事按了下来,以后再说吧。

来不及就只能错失这次好机会,看来有必要给远方的军队以更多的决策权。

的确,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其实,就算事先知道这次大和与金国的交易,赵桓也不会让他的虾夷舰队和对马岛海军干涉。

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下密旨要求虾夷和对马岛的皇家海军所有船舶在这个月内都停在海港之内,不准出海。

因为,他根据大和的史料知道,这期间,将会有一场大和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啸发生。xièwèn.cnet

只是史料具体时间记载不一,他也不能确定准确时间。所以为了安全,他要求所以军舰在此期间都不准出海。

大和国和金国在整个交易中都非常谨慎,一直派人盯着关东和虾夷地,以及对马岛宋军的动向。

好在这些地方宋军都在海港中,并没有出来,这才放心开始交易。

双方依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大量的金银装了无数艘船,开始运往大和,而大和满载的一千万担粮食的无数海船也启程前往大和海域。

双方将在海面上完成交易,然后各自带着自己的东西返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