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归根结底(1 / 2)

其实,沈崇文一直想的很清楚。

谁打垮的谁来收场。

所以,当国资委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目标就很明确,让李星锋接手,这是最好的结果。

不会伤及国家,不会伤及他人,他还甩掉了负担。

这个想法是三赢,亦或者,在李星锋手上能化腐朽为神奇。

那就是四赢,可以说赢麻了。

所以,李星锋眼前坚定的拒绝,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谈话,或者会议陷入了僵持。

其实,对于李星锋来说,必然是要被拒绝的。

这也是干部和商人的区别。

至少,沈崇文想的是和李星锋想的天差地别。

李星锋要考虑整个市场,整个江州的市场就这么大,基本上被他一个人吃完了。

现阶段老百姓的购买力,主要集中在衣食方面。

住,行,这两个行当,都还没有开始流行。

等这两个行当都开始流行的时候,他才可以接手供销体系,因为这个时候老百姓手里有足够的钱来买更多的生活物资。

都考虑买房买车了,还会在乎平时买个零食什么的嘛?

而且,这本来就和他的思路上有冲突。

接下来,他会在秘密花园边上开大型连锁超市。

不多,也不能多,江州的每个市,按照人口比例,来开一家,或者两家。

这是1983年,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全国的第一家超市,已经在首府开业,而且不叫超市,只有200平米的样子。

商品也极其简单,就只有基础生活物资。

比如:米、面、油、菜、肉。

后世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现阶段都不适合。

甚至,李星锋都不敢说,江州省的经济实力能比首府强。

在这种情况下,供销体系,他不敢接受。

毕竟,供销体系,背后代表的是诸多供应商,什么江州罐头厂,江州食品厂等等。

李星锋再次点上一根烟:“沈伯伯,索性摊开说吧!”

“我之所以拒绝,原因就是咱们江州的消费市场,说实话,现在的消费市场潜力很大,但是上限就已经在这了。”

“这也是供销体系萎靡不振的主要因素。”

“您如果硬是要我接手,我只能接手一部分,比如,基础生产资料的接手。”

“米,面,油,糖,盐,酒,烟。”

沈崇文点了点头:“小李,除了烟、酒两样,你可是拿走了老百姓所有的生活保障命脉。”

“你说的都是不愁销售的。”

李星锋摆了摆手:“您怎么不说,除了烟、酒以外,剩下的东西,都是没有利润的,这些东西的价格,政府都是有硬性规定的,我不赚钱。”

“我接受过来,就是完善自己现阶段自己的商品类别,以此完成整个商业上的壁垒。”

“至于,现在供销社里面的罐头,各类零食,汽水等等,我欢迎他们入驻,但是,我不保证销量。”

“同样,三个月的账期,也不知道他们扛不扛得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