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卖断货(1 / 2)

王梦婷讲的,李星锋自然是知道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必须去拜访一趟了。

化工厂改革,设备升级,追赶国际水平。

口号喊起来简单,但真要做到,恐怕没有五年以上的时间,想都别想了。

五年内,化工厂都只能靠着三产的资金供给。

现在化工厂三产的赚钱能力,别说给他还钱了,就是供养,恐怕都够呛。

所以,这一个亿,李星锋不要了。

“除了药厂,塑料厂之外,江州化工厂还有其他的下属三产吗?”

“暂时没了,怎么了?你该不是打药厂的主意吧?”听到李星锋这么问,王梦婷立马想到了用资产抵债。

“这是你说的,我可不敢这么想,且不说药厂抵债根本不可能,就算是我敢要,岳父也不敢给我。”

“那你是什么打算?”王梦婷心里清楚,李星锋肯定不是去要钱的。

“卖个关子,我们聊完后,你就知道了。”

化学工业是属于知识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

“国庆,先去商贸街,看看咱们的冰箱销量怎么样?”

江国庆点了点头,然后点火着车,顺手打开了车载的收音机。

做助理这么久了,听收音机也是李星锋的习惯。

几秒钟后,收音机里传来女播音的声音。

“我国人民,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们首先,要靠自己的努力。”

“同时,我们要学习外国的一切先进经验。”

“改革开放,胆子一定要大一点。”

“没有点冒的精神,心中没有一股气,一股劲,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不冒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谁敢说这样的话?”

“......”

“国务院指出,不再煮大锅饭,打破旧思想,打破老传统,努力建设现代化。”

“......”

李星锋缓缓闭上眼,八十年代的老百姓,天天都会从电视和广播里听到这样的说辞。

天天都接受这样的洗礼。

但李星锋知道,国家这是在鼓励老百姓开展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的增加,能快速的解决就业问题。

不光知青下乡没了,现在大量的知青还在返乡。

再加上城市化进程,家家户户几乎都劳动力剩余,民营企业,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力。

但上面很快就会发现。

只是简单地民营企业,并不能给经济带来较大的发展。

毕竟落后了那么多年,现阶段的民营企业,百分之八十都是小作坊。

生产经营的也都是手工艺品。

这也是为什么李星锋能快速的攻城掠地,野蛮生长。

对比其他的民营企业,星海集团无疑正规的多,专业的多。

但一个星海,能解决的问题有限。

想要快速发展,必须走出去。

走出去是有代价的。

一没技术,二没钱,拿什么走出去?

只能空间换金钱,时间换技术。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某个靠海的省份已经和小日子的日资企业签订购了合同。

日资花了很少的钱,合资办了厂子,利用华夏的人口优势,价格优势,把产品成本一降再降,在国际市场上,赚了不少的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