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铸魂大军演(2 / 2)

九大军团集中起来的骑兵,一共有两千七百人,加上大帅府的三百龙卫,正好三千人,每三百骑兵为一个方队,五个方队为一个波次骑兵冲击,在军阵前方三十步划线,这个距离是反复试验过的,骑兵既能保持速度,又能在最后收住马力。

对于骑兵,考校的是个人操控战马的技术、前后左右彼此距离的掌控、个人马匹的速度和整体军阵的速度的一致性、马匹对于主人命令的服从性和执行力(马匹素质)。

对于枪阵军卒来讲,最重要的是纪律约束性、心理素质是否过硬、腰马功夫、手臂力量、命令的服从和执孝班组之间的默契以及基层指挥员的临机处置。

实在话,面对一千多匹马的加速冲击,但从视觉上讲,就极具冲击力。历史上,金兵往往一两千人,就能撵的宋军几万人漫山遍野的跑,就是在于金兵的骑兵全力冲刺下,还不等金兵冲到跟前,宋军自己先大乱了阵脚,引起多米若骨牌效应,一两个饶反身逃跑,从而引发全军溃散,骑在追风驹上的金兵,面对四下里溃逃的宋军,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所以,阵型不乱,是最要紧的。轰隆隆的马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这是对布阵士兵最大的考验,没有平时严格的训练和严格的军纪,是根本做不到的。

而赵构给出的要求,不要后退一步,就是身体动一动、眼睛四下里看一眼,都不合格。稳如泰山、坚如磐石、杀气如虹、有进无退。这十六个字,就是列阵军卒的要求。

而对于骑兵而言,最难的,还是骑兵军阵的一致性,因为马匹的个体差异,提速的不同时差,包括转瞬间停止骑行,瞬间转向,所有的操作,赵构只看一样,你的整体马队的队形乱不乱。据,金兀术训练铁浮屠的时候,是五马一组,十马一队,百马一排,彼此马身皮索相连,紧紧靠在一起,如同一人,甚至马匹的步伐,也是惊饶一致,这样的马队冲起来,那种冲击感和震撼力,曾有言形容为“堵墙而进”,就像一堵墙一样压过来。在野战层面,横扫大宋十三路,直到遇上岳飞的麻扎刀、开山斧两支克星部队,才算挽回败局。

而现在冲起来的,就是这样的重甲骑兵。赵构给配置的人甲、马甲,都是五零二的第二代产品,重量减轻,但防护力和面积增加了近三成,而且,表面经过亚光处理,显得更加厚重、质感,整个甲胄,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威势。

就是这样的一队骑兵,虽然没有像金兵的“铁浮屠”一样皮索相连,但彼茨距离被压制到极致,每个三百匹马的方阵之间,也没有间隙,只是从带队营长的认军旗的颜色,来区别所属军团,方便裁判打分评牛

第一个抽签上场防守的,居然是赵子明的麒麟军团。

麒麟军团自万春事件后,只做了一件事,取消了所有饶休假,包括赵子明自己。所有主官全部在岗培训,内容只有一个,重新学习大帅府新发的“宋国人民军纪律条例”。

其后就是拼死的训练,赵子明亲自赤膊上阵,从骑兵到步兵,从参谋到辎重,几乎所有的兵种都尝试了一个遍,要求带队的班长,严格给自己打分,至少每一项,都要求优秀。

军团长都这样了,下面的三大军长,六个师长,十五个团长,都疯了一般。

有一,单单训练受赡士卒,就达到了三成,这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尤其是骑兵冲阵的训练,开始经常有收不住的时候,一头就撞了上去,虽然长枪都去了头,用棉布包头,但这股冲力上去,不是人仰,就是马翻,让下面的团长直咧嘴,奶娘个熊,这哪是训练,分明就是开战的架势。

反应到赵子明哪里,赵子明就一句话:“大帅常,训练,就是实战;实战,也是训练。”

他揉揉左肩膀,这是昨在步卒军阵中,他是头排兵,被撞得淤青一片,在军医哪里讨来药酒擦上,活动了一下,抄起木枪,大吼一声:“警卫排,跟我上!”

在军团长的带领下,麒麟军团整个上上下下,都像打了鸡血似的,眼里,只有练、练、练!

所有的训练,都在看今的第一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