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天星楼听书(2 / 2)

东西喀喇汉和高昌回鹘,和西夏素有来往,也曾和西夏有过领土争端,打打杀杀也不稀罕,当然知道西夏的军事实力,这几年根本不敢和西夏乍刺,倒是和西辽不时的掰掰手腕,但西夏这两年,俨然为宋国马首是瞻。宋国没有十足十的军事实力,只靠经济拉拢,那就是幼稚。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实力上的,大棒子抡起来硬,才有话语权。

赵构笑道:“这次会晤,我倒是有这个一点想法,想和菊儿汗先沟通一下,征求一下意见。”话,得客气,但不容置疑。

耶律大石回道:“愿闻其详。”

“我计划建立一个六国的军事联盟,在这个军事联盟框架内,采用统一训练,统一装备,统一指挥,但军队还是各自的军队。我们联媚目的,就是打造一支地区区域性的军事集团,有事了,一起上;没事了,一起练。这支部队,一是要为各国的军队正规化、专业化、科学化建设打基础,二来要为这一地区的和平稳定保驾护航,不知菊儿汗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没有?”

耶律大石略一思索,就想到了其中的好处,最大的既得利益就是自己的西辽完全解除了和周边国家的敌对状态,尤其是西夏,如果联盟成立,这根扎在自己后背的芒刺就会被拔掉消失,到底,他就是想发展经济,可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的发展空间才校

“我完全同意和支持陛下的设想,西辽第一个加入,这个毫无疑问,您怎么做吧。”

耶律大石虽然比赵构大二十岁,但在赵构面前,可一点也不敢看这位宋国的皇帝,从靖康元年到复兴四年,短短五年时间,宋国全国赋税收入翻了两番还多,军队近百万大军(他的消息其实是宋国的障眼法而已),不但痛击了金兵的第二次入侵,还把版图向外扩张到了金国的云中府和燕京府管辖地区,俨然有提兵北上的意思。

这次来延安府,一进入宋国境内,别的不,单是这宽阔的官道,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来往往的人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不时有巡逻的军人列队来往巡逻,细问之下,才知道那是宋国民兵,叫做预备役,但耶律大石怎么看,也是训练有素的正军模样,如果连最基层的乡兵就是这样,难以想象宋国的正军该是什么样子?精锐部队呢?

他在第二就找到了答案,那是西道战区老十三的踏阵军,西道战区席贡手下的第一王牌重装集团军。

踏阵军奉命进驻安塞基地,一来为这次大会提供安保,二来也有意彰显一下大宋国威军威,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强军。

当老十三率领踏阵军轰隆隆开过延安府的时候,让耶律大石震惊的并不是踏阵军威武的军阵、具装的铁骑、严明的军纪,而是道路两边欢呼雀跃的民众,他看得出,这些民众全是自发组成的欢迎人群,甚至包括顽童和女人,一个个洋溢出的欢笑,是真心的笑,每一位带队的连排长在自己的方队经过的时候,都会向道路两旁的民众敬礼,他有点明白,为什么宋国的军队叫做“宋国人民军”。

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到安塞军事基地参观一下。

看到耶律大石这个态度,赵构心里很是欣慰。耶律大石号称大石林牙,(辽国对翰林称为林牙),是一个文武兼修的一代枭雄,自然懂进退,知明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能融入其中,给西辽带来的好处,耶律大石比谁都清楚。

“大石菊儿汗,您能有这个态度,构深感欣慰,也对宋国和西辽的远景非常看好,我有一份章程,您先过目,如果有什么意见,回头提出来,咱们友好兄弟之间,都好。”

完,递过一份精美的书札,耶律大石恭恭敬敬接过来,略微翻看了一下,将书札递给手下,道:“陛下的提议,肯定高屋建瓴,我回去慢慢拜读。大石还有一个请求,希望观阅一下安塞军事基地,不知是否方便?”

赵构笑道:“本来计划之中,就有此意。既然菊儿汗有此意愿,甚好,索性就在明日,邀请各国首脑共同参观一下安塞基地,正好有一些军事表演,为大家助兴。”

耶律大石心中高兴,赵构单独约自己先行交换意见,也就把西辽放在这次会议的主要成员国的地位,很给自己面子,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大辽幸存势力偏安一隅而看西辽,反而给足了足够的尊重,这让耶律大石非常感动,也坚定了结媚决心。

主要的事情都谈妥了,一张嘴的评书也到了紧要处,赵构笑道:“大石菊儿汗,这一张嘴的评书,可是延安府一绝,咱们好好听一段。”

耶律大石笑道:“今的这一段,肯定更加精彩,大石洗耳恭听。”

俩人会心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