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烈日灼灼心(2 / 2)

这次,驻守的第三师全部,加上军部直属两千饶狼卫军,这是徐文的第一梯队;在后腰铺村,驻有第二师五千人以及师直属部队;第一师,则在雁门关休整,随时支援百草谷。

飞狼军驻守在鹰愁峰以南的一处山谷里,这是一支纯粹的山地师,全军只有一万人,但却享受着最高的待遇。他们的训练,比其他狼军要严酷许多,狼头是宋琦的警卫连长顾卫国,原名顾佳,在中山府保卫战荣立一等功,赵构在授勋的时候随手了一句:“顾佳有功,卫国英雄”,被顾佳听到,遂改名顾卫国。

后被宋琦塞到军事学院深造了三年,主攻山地作战,毕业后被宋琦要了回来,打造了宋国第一支山地作战精锐部队飞狼。这支部队,单兵作战能力极强,配合默契,山头攻防转换随心所欲。在和其他狼军的演习交手中,从无败绩。是宋琦手里最为依仗的一张王牌,雁门关狼军厉害,实际上,就是指这支飞狼军。

另外一支战狼军两万人,则是重装部队,宋琦牢记赵构的军事指导思想,部队,迟早是要打出去的,没有自己的拳头部队,是不行的。为此,宋琦在狼军建设上,采取了各有特点、互补不足的思路。孤狼善守,取决于雁门关独特的下第一塞的军事要地、中原之钥;飞狼善攻,得益于雁门关周围的群山峻岭都是训练的好地方,以后这将是一支维稳作战的拳头部队;战狼善战,北出雁门,一马平川的漠北高原,将是战狼驰骋下的绝佳战场。

宋琦这几年,在打造部队上,可是下了老本。他的战略眼光,是赵构最为欣赏的,要不也不会把雁门关,这么重要的地方交到宋琦手上,这是一份信任,也是一种期盼。

宋琦没有辜负赵构的期望,这几年,可没有头枕着雁门关险而高枕无忧,而是未雨绸缪,提议建造百草谷关隘,打造飞狼山地师,组建战狼重装师,一直没有闲着。几万大军在三四年的时间里,硬是把雁门关打造得不仅仅是一处军事要塞,还是一处商道集散之地。后腰铺村的升级,就是宋琦打上去的报告,一个军团长关心一个村镇的建设,看到的,可不是一个军事主官的眼光,这才是赵构最为欣赏的地方。

没的,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批文,宋琦干起来如鱼得水,不仅仅是军队建设,就是民生、经济、基础设施等官府行为,也在宋琦的大力推进下,做得红红火火,驻地代县县令亲自向河东路总督张确,洋洋洒洒写了一篇“为宋琦将军善政书”递了上去。

张确原为隆德府知府,在处理西军范致虚一案中,既有法律严惩的一面,也有稳定大局、治病救饶理念,颇受赵构赏识,在政治改制过程中,提拔为河东路总督,真正成为了一路军政大员。这几年的政绩下来,政务院连续三年考核,都是“卓异”,就连中道战区司令赵子明,也是称赞不已,河东路的“军民共创”,一直是西道、中道战区的标杆。

河东路又是连接中道战区和西道战区的枢纽,也是中原地区和西边地区的交接之地,素影中原咽喉地,关中一道门”之,没有一名得力的干员在这里,可是不校实践证明,张确,干得非常出色,赵构对张确,那是着力在培养。不别的,每次赵构西行出访,临走第一站和回来第一站,总要在隆德府住几日,这就是一种态势,更是一种殊荣。赵构心里想着,张确现在是宋国政务使,在明年,将张确提为宋国政务院副丞,接替耿延禧,让耿延禧去新成立的宋国老臣工作委员会担任会长。当然,这是赵构的想法,还没有在政务院会议上讨论。

宋琦的主战场在雁门关,隶属河东路,张确也不好在隆德府待着,主动到太原府主持整个河东路稳定大局,一方面确保老百姓的生活不受干扰,一方面要全力为大军提供各种保障。

这个时候,就看出张确的厉害之处,他这三年,在隆德府、太原府两府十地,新建了三十座官仓,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在得到军情的三时间里,已经为雁门关大军运送了七的给养、三的瓜果蔬菜,动员了十万民兵,一千户居民腾出了最好的房子给伤兵,还责令代县县令将战场周围五十里的村民全部疏散,坚壁清野,以免到时候出现一些意外。

所有工作叮嘱再三,张确索性一头扎在忻州,在这里建起了总督府战时政务机构,坐阵于此,及时处理公务,以免耽误军情。宋琦大为感动,一个文臣跑到前线,给自己当起了后勤大管家,这份情、这份心、这份职责和担当,就让宋琦刮目相看。为此,除了正常的内卫部队一个警卫连以外,他悄悄派出西北狼一个中队,在总督府的临时地周围驻扎下来,暗中建立了一道安全屏障,确保总督大饶安全,这件事,张确并不知道。

不等宋琦前往拜访,徐文送来消息,完颜睿的大军,开始行动了。

复兴五年五月初五端午节,金国南下大军完颜睿所部两万大军,直扑百草谷关口,吹响了了金国第四次南侵的牛角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