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沈重很慎重(2 / 2)

不过,自己能勉强得上话,沈重是自己的老部下,一心想杀敌立功也不是什么坏事情,不过,自己只能是敲边鼓的,主角吗……

梁景对沈重招招手,神秘地道:“三猴子,来,我教你一窄…”

沈重突然接到命令,结束集训,返回驻地,继续执行两宫以及皇宫警卫,沈重没有丝毫犹豫,集合本部人马,告别赵子明司令员,开赴驻地。

沈重的禁卫团驻扎在东京城右二厢原殿前司禁军驻地,他的司令部也在这里,不过三营驻扎在左二厢东北角封丘门外,和团部大营正好成对角线驻扎,控制着内外城六座城门。

完成换防已经到了黑时分,沈重巡视了一遍,皇城六门、两宫六门,一直到御街以南西大街,沈重转了一个遍,回到司令部,已经戌时初刻。

刚刚吃完晚饭,正想着一会儿要查哨,忽然内务员进来禀报,有人来访。

沈重一愣,自己才返归驻地,还不到十二个时辰,就有人找上门来,看来梁总局的话是有的放矢,还真让他中了,有人比他们着急。

来人是内务部外事司的一位副司使,石垣,原吏部的一位主事,和沈重是同一时间提拔起来的,凑巧在凤楼一起摆的宴席,因为同属内务部,所以彼此互相祝贺,也算是一份奇遇,后来逐渐开始走动。

石垣也是复兴元年恩科学员,学问还是不错,也很上进,但和李清一样,既有才华,也有野心,骄傲自负是这些饶通病,也引起了顺福词社对他们的关注,一来二去,被拉下水。如果李清还算是被利用,那么石垣则是心甘情愿地为顺福居士奔波呐喊,是为马前一卒。无他,利益足够大,赵桓许愿他为吏部尚书。

吏部是六部之首,下第一部,权利甚大,要依照现有的仕途,一帆风顺加贵人相助,也要十年才有可能,也仅仅是可能,要知道,历朝历代,吏部尚书一般都是拜相的第一步。

石垣是内务部的人,进出两福宫还是有这个权利的,所有沟通内外消息,他就是唯一的人选,外事司副司使,又主要是内外联络的差事,已经成了赵桓眼前的红人,这条线,就是赵桓的生命线。

赵桓要出去,作为上一任官家,他自然知道什么才是权利的核心。自己相当于被软禁在顺福宫,远离大宋真正的权利核心,自己要想上位,在这个“养老院”里可不校

现在的皇宫才是,据两大权利机构政务院和枢密院都在,这个赵构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这么重要的两个部门,为什么都放在一个皇宫大院里,于制于理都讲不通啊?这个九哥,还是太嫩了。

石垣是来当信使的。赵桓得知皇家禁卫军换回来之后,大喜过望,不知道为什么又换了回来。皇家禁卫军被调走的时候,赵桓感觉都要塌下来了,虽然大宋以文驭武一百多年,但随着赵构军事力量的强势崛起,宋国军饶地位与日俱增,现在俨然是最火热的职业,军人也处处被人尊敬,宋国建军百万,已经成为地缘区域里最大的帝国,没有之一。

鉴于此,赵桓改变了文臣一统朝堂的思想,认为他的复位,还是离不开军队的支持,因为赵构已经从根子上对军队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改制,现在的五大战区,加上收复的金兵九路之地,军队的控制,赵桓不能比,也无需比,只要把东京内卫抓到手,迅速控制政务院和枢密院,自己占据大义高地,李纲也是自己先提拔起来起用为相,你还当你的尚书右丞,加封爵位也就是了,文臣之极,还要什么?

至于宗泽,老朽而已,赵旭、刘延庆皆是旧臣,汪若海虽然是新晋之人,但根基尚浅,不足为虑,一个王宗濋就能搞定他。沈重真心归附,殿前司指挥使不比他那个什么团长位高权重?他这应该是连升几级呢?五六级应该是有的吧。

石垣也是心有灵犀,得知换防后的第一时间,就赶往顺福宫,拜见赵桓,赵桓指示他,无论如何,今晚将禁卫军团长沈重请到顺福宫,自己要向沈重摊牌。

摊牌之后,利用沈重的身份,召集何栗、孙傅、王宗濋、颜岐、范宗义等旧臣,密谋上位。在这之前,已由何栗、孙傅等人草拟了一份计划,就等赵桓确认。

关键是沈重是否如约前来,这是事情成败与否的关键之所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