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人事大变动(2 / 2)

刘延宗是金国右相,在完颜希尹出任左相之前,一直是金主完颜吴乞买的肱股之臣,精通汉学,但由于岁数原因,也或是因为自己三姓家奴的身份,自己还是能给自己定为的,可以为佐臣,但不适合为主将。

最末总督李纯,倒是年轻,在咸平府知府的任上,干得风生水起,现在兼任辽阳路总督。辽阳路是整合了咸平路、东京路重新划分的塞北特管区的中枢,把李纯放在这里,赵构的用意不言而喻。

按照赵构大量启用年轻干部的用人思路,反倒是李纯是完颜宗干最有力的竞争者。不过,李纯也有短板,年轻,经验尚缺,一路之地尚有些吃力,要是担任整个塞北特管区大总督,还是有些急进了。

从目前看,完颜宗干合适;从长远看,李纯值得培养。这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赵鼎不开口则已,一但开口,赵鼎知道自己话的分量,极有可能赵构会听从自己的建议。

从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来看,完颜宗干最合适。但还有一个问题,完颜宗干是金国旧臣,这个塞北特管区,可是比过去的金国疆域还要大一些,万一……

这就是赵鼎的问题,想的多了,也就有些束手束脚,这和自己当这个大总督可是两码事。

“秉持于公心,不考虑前程。”赵构在一旁突然道。大概是看出来赵鼎思前想后,一时难以抉择,赵构就知道赵鼎陷入了两难之郑

赵构一句话,棒喝梦中人。是啊,只要出于公心,也用不着想这么多啊。

“臣,认为完颜宗干副总督合适。”赵鼎出了他的意见。

赵构点点头,笑道:“很好,正合我意。完颜宗干缺少的,恰恰是这样一个让他大展身手的舞台,这个舞台,我们给他。元镇公,事不宜迟,明我会宣布塞北特管区的几项人事任命变动,随后政务院会下发正式文书,咱们特事特办,我也要考察一下完颜宗干真正的实力,是不是能够胜任这个位子。对了,一事不烦二主,关于整个塞北区你走后的人事调整,今晚你先拿出一个章程来,送我审批。”

“是,微臣遵旨。”赵鼎既感到一丝慰藉,也还有一点激动。赵构,是信任自己的。

“奉大宋帝国皇帝谕旨:免去赵鼎塞北特管区大总督一职、免去完颜宗干副总督一职……免去萧庆石罕城基地司令、免去……

任命:完颜宗干为塞北特管区大总督;任命李纯为塞北特管区第一副总督兼辽阳路总督;任命完颜宗辅为塞北特管区副总督兼上京路总督;任命刘延宗为塞北特管区副总督兼蒲与路总督;任命萧庆为临潢路总督;任命完颜兀术为胡速路总督;任命完颜固伦为石罕城军港基地司令;任命徐庆为血色樱花军事行动前敌总指挥、任命赵湛为前敌副总指挥;任命岳云为前卫团团长;任命……”

当第二次军政会议如期召开的时候,人们都以为大帅要展开军事训练,却不料先听到了这个令人震惊的人事任免变动。

尤其是完颜宗干,还在想着明如何召集手下为大军开始筹集粮草辎重,这是他的任务。

现在却骤然听闻自己倒是成了塞北区的第一号人物,这个弯儿还是转不过来。

但现在却不是询问的时候,换句话,谁不想当一把手?

完颜宗干可是知道塞北特管区的势力范围,比大金国还要大,就这样一个被赵构誉为大宋帝国后院粮仓、不亚于一个国家的地方,就这样一句话就交到自己手上。

三分激动七分兴奋,完颜宗干难得的涨红了脸,他还真是一万个没想到。

实际上所有涉及到的官员,都有些意外。李纯直接从四号位擢升为仅次于完颜宗干的二号人物,关键还兼任辽阳路总督,是实权里面的实权派。

就连完颜宗辅也是意外,副总督也就算了,这个上京路总督可是一个重要的位子,原先是宗干的,现在成了自己的,这是赛北区的首府啊。

刘延宗更是意外,虽然自己年老,想着混到致仕退休也就行了,去年已经被册封廉义伯,至于侯爷公爷,他这个金国旧臣,汉人眼里的“汉奸”,这已经是做梦一样的待遇了,人要知足。

但赵构明显不知足,不仅仅保留了他三号副总督的位置,关键还兼任蒲与路总督,蒲与路是整个塞北区的北大门,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把这样一个门户交到他手里,只有一个意思,你既然是金国右相,那就拿出右相真正的政治手段来,为朕看好这扇大门,不仅仅看好,还要建设好,巩固好。

“士为知己者死”,虽然刘延宗已近知命之年,离致仕退休还有三五年的功夫,但谁自己不能在这最后的几年时间里,把自己半生的耻辱荡涤干净呢?

善战者,攻心为上,这份谋略,同样适用于政坛,这就是赵构的手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