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先让其疯狂(2 / 2)

赵构正是春秋鼎盛之际,不立储君也是正常的事情,皇子还。但架不住汪伯彦老了啊,所以,汪伯彦沉不住气了。

这件事,汪伯彦压根就没有和潘贤妃透露一丝一毫的信息,完全是他在外面运作,倒是和潘妃的父亲潘永寿见过几次面,也是礼节性地拜访。

潘永寿当初被扣押在刘家寺大营,差点丢了性命。赵佶父子被迫北狩,只有潘永寿冒死相随,当时完颜宗翰也是怕这爷俩死在半路上,有个翰林医官随扈,会放心一些,于是一起被掳往北国。

不过,到了金国,潘永寿却被扔到了浣衣局,为大宋掳掠来的这些女眷服务,苟且偷生一直到金国投降。

其实,这些,都是耶律重生的巧妙安排,要不然,怎么会坚持到赵构大军前来。

鉴于潘永寿这份赤胆忠心,加上潘贤妃的关系,赵构让潘永寿担任了大宋帝国卫生防疫部部长。

汪伯彦虽然不曾明,但潘永寿在北国三年,之前又在大内担任翰林医官,仕途经验可不缺,郎中的眼力可比一般人毒辣三分,一眼就看出汪伯彦的“良苦用心”,索性以大灾之后要预防大疫为名,躲到了塞北特管区,去指导哪里的抗灾防疫任务了。

不过,临走的时候,潘永寿可是到康园见了潘贤妃一面,至于了什么,别人就不得而知。

随后潘贤妃以辅导孩子为由,将八个孩子,全部接到自己的宜安居,请欧阳珣专门将“礼记”。欧阳珣是出了名的治学严谨,讲礼记那还不是应人应景。

潘贵妃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孩子们的学业,但心里面却掀起了万丈狂澜。

汪伯彦心里的九九,潘贵妃清楚得很。

要潘贵妃心底深处没有什么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母以子贵,况且,自己也是贵妃,两个孩子只相差一个月,从年龄和正常发展来看,她儿子赵强几乎没有什么机会。

除非只有一种可能,嫡长子赵坚半途夭折。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保健医官,王皓、李百全、苏佗景都是太医,主管宫内。端木家族上百年的家族医道,回春堂几乎开遍大江南北,甚至远涉重洋,竺、高丽、耽罗,包括现在的日本,都有分堂。

赵构钦定,端木春明为三位皇子的私人保健顾问。

从复兴六年,回春堂就完成了西域各国布局,要整个大宋医道第一家,非端木家族的“回春堂”莫属。

别忘了,这个时候的中医,可都是医术武功一体的。没有内功,鬼门十三针、回魂针等九品针法如何实施?

至于安保级别,自然是最高等级。明里有内务府的内卫和高进的警卫总局,暗地里,就不知道赵构为自己的孩子布置了多少暗卫,但起码飞龙卫和飞凤卫肯定在暗中保护。

如果你认为这就是全部的力量,那就大错特错。还有一支最神秘的力量,是赵构亲自组建和训练的安保力量,并不在军队编制内,属于赵构的私人安保体系,只属于赵构一人,就连皇后邢秉懿也不知道。

可怕的是,这些被冠以神话聊暗卫,久而久之,就被叫成了“神卫”,没有谁见过他们的任何信息,被誉为是在九之上的存在。

如此严密保护之下,要是能出现“意外”,可就真的意外了。

潘贵妃尽管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国之君,但这是她心中隐秘的念想,不会让任何人知道。

如果嫡长子出现意外身亡的事情,潘贵妃都不敢想象整个大宋帝国会发生什么。

之之怒,伏尸百万,放在赵构身上,可不是假设!

所以,潘贵妃只想自己的强儿平平安安的,哪怕是当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但注定潘贵妃的想法,也就是个想法而已。

生在帝王家,就是帝王事。这就是她们娘俩的命运。要想平平安安活得长久,最好的办法就是力保皇后的嫡长子赵坚立为储君。

这是潘贵妃最真实的想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