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瞒天再过海(2 / 2)

于是赵构指示大西南战区司令刘勇,在宁园,也就是对外宣称的“军人疗养院”,另外开辟出一座院子,作为招待李乾顺夫妇的住所,面积不必太大,但一定要精致。

经历了这次事件,李乾顺这才彻底看清楚西夏和大宋帝国的差距,自己和赵构的不同。

经历磨难才能走向成熟,李乾顺就是如此。一种霍然顿悟的感觉来自于宝璃宫御林军的集体投诚,自诩为固若金汤的宝璃宫,在赵构的眼里,不过是予取予求的猎物罢了,所以李乾顺的精神高塔才会瞬间崩塌。

然后才知道,自己在宝璃宫不过是坐井观而已,外面早已是一片莺歌燕舞的景象,没有他李乾顺,西夏王国照样运行流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要受到影响的,也只是兴庆府有数的几个家族,比如野利家族。

作为皇室的嵬名家族,因为李继宗的关系,或者赵构尚念旧情,并没有过多打压,李继宗是个晓得进湍政客,从自降爵位就能看得出,很低调。

正如这次事件之后,虽然赵构没有什么,但李继宗还是将嵬名家族的一半生意交了出去,包括舅子的商业帝国,全部交给了大宋帝国西夏特管区政府,而且严令家族任何人不得再插手这件事。

赵构不由得高看李继宗,果然是个人物,既然知道投桃,也不妨报李。直接任命李继宗的舅子梁正为西夏特管区商务部部长。

梁正有着出色的经商头脑,又亲自下海多年,其经验和阅历以及人脉,无人能出其左右,放在部长的位置上,更能发挥特长优势,为西夏经济的繁荣再出一膀子力气。

但是,赵构却任命李政为特管区监察院院使,这多少让人有些出乎意料。但仔细琢磨琢磨,还真没有一个人比李政更合适。所以赵构给出的任命评语是“谨慎扎实,坚持原则。”这恰恰是监察部门需要的品质。

随后,赵构召开了西夏特管区第一次军政会议,主要是鼓舞士气,定下“以商贸为支柱产业,促进纺织、轻工、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的十年规划目标。

前三年的税收,完全反哺西夏特管区的发展。

换句话,三年之后,西夏要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商业帝国,开始为大宋帝国输血。

晚上,赵构再次召见李继宗、禹藏花麻、李良辅、李政、李惠等特管区五人领导组成员,加上赵楷、梁景、龙六、龙三十、左吉五人,开始部署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代号“吹雪”。

赵构要对西辽动手。

耶律大石反骨已露,西夏峰会已经初现端倪。耶律重生在宋金之战结束之后,已经秘密潜入西辽,开战情报工作,工作开展的很扎实。

和耶律重生搭档的,是北方局的魏复之,这俩人一阴柔,一刚猛,这对组合,还是梁景向赵构推荐的。

事实证明,这两人,很对路子。

当赵构将自己的全盘计划就着沙盘全部讲出来的时候,满屋寂静无声。不为别的,太震撼了。

赵构本来是有三步棋下的,只因为高昌回鹘突然高调宣称加入大宋帝国,成为延合大联泌一个并入大宋版图的成员国,这大大出乎了所有饶意料。

毕勤哥不声不响,却走了一招妙棋。

等别人反应过来,无论如何都会是步人后尘。本来这个第一,赵构是留给西夏的,但李乾顺脑子忽然短路,让毕勤哥抢了先手。

高昌回鹘不仅捞足了大的好处,也让赵构的计划出现了质的飞跃,因为高昌回鹘的地理位置更适合赵构的部署。

三步走变成了两步,赵构很善于抓住时机做文章。

本来第一把刀是孟春的西护军,首先以军演名义进驻高昌回鹘,这下不用了,飞马军团成为大宋帝国驻高昌回鹘的合法驻军,而且是一个集团军,中心开花的第一步已经顺利完成。

第二把刀就是从西夏腹地北上,将刀尖狠狠扎向西辽柔软的下腹部。掌握刀把子的,就是吐蕃高力的夔牛集团军。

第三把刀将顶在西辽的胸脯上,发出最致命的威胁,这把刀必须足够硬,完颜娄室的黑虎集团军正合适。

这是三把明刀,还有两支暗箭,一支是赵泰的穷奇集团军,一支是完颜兀术的金鹏集团军,正全军西进,在临潢路集结待命,随时准备双箭齐发,直捣西辽两只眼睛。

大迂回,大包围,大口袋,大阳谋。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善战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