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臣如李伯纪(2 / 2)

政务院总丞李纲,在皇议殿政务院继续学习会议上,第一次公开做了检讨,并上了请罪劄子,但是被赵构留中不发。

过了十,李纲长子李仪之被平调喀喇汉区,担任喀喇汉区总督王世杰的参赞室司使。

原喀喇汉总督是阿克什先代理,现在阿克什正在大宋帝国军事学院深造,王世杰已经在总督的位子上干了三年,连续两年考核是卓异。

喀喇汉是整个大西域自管区西北边陲,也是丝绸之路陆上商道的重要进出口岸。王世杰这两年没有干别的,官道修了三纵四横,边界贸易区建了七个。

王世杰的发展计划很明确,就是把德里安建成一座最大的边界城市,而且在这个城市里面,建有最大的“德里安商贸交易中心”,这个中心的所有商户,三年不用交税。

而且,交易中心里面,配套设施十分完备,物流运输、仓储管理、交易大楼、武装押运、银行典当、正店酒楼、行脚店铺、培训中心等机构,非常齐全。

原先的德里安还是一个边界村庄,而现在的德里安,活脱脱一个边界大城剩

有这么好的优惠条件,加上王世杰派出了一批批宣传团,以“大西域文艺交流汇演”的形式,先是在大西域特管区下属的几个自管区进行宣传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活脱脱就是后世的招商引资的模式。

在得到赵构充分肯定和鼓励后,王世杰将宣传团兵分两路,一路撒向了大宋帝国南方最富庶的东南几个路区,比如江浙路、江南两路、淮南两路、福建路、荆湖两路等富庶地区,开始在这里吸引这里的大财团、大商团前往德里安投资进驻。

另外一路向西南,秦风路、永兴军路、京畿两路,甚至包括夔州路、利州路等地,短短一年时间,喀喇汉的宣传团在整个大宋帝国掀起了一股西域热,人们都被这些异域风情的美貌女郎、大漠戈壁的苍凉豪放和丝绸之路的遍地梦想所吸引,从四面八方涌向谅里安。

正是因为有了这两年德里安的飞速发展,刺鲁合达的边防团才能顺利入住德里安大营,

这个大营,就在贸易中心西北十里之地。

今年,王世杰奏请政务院,要将德里安升级为区府(相当于其他路的州府,州一级的城市)。

政务院报请赵构,赵构不仅仅马上批准了这个请求,而且建议将德里安直接升为路府,也就是大西域直属府治,仅次于首府高昌。

大西域总督府总督崔叔原和喀喇汉区总督王世杰哪有不同意的道理?高兴还来不及。

喀喇汉总督府上报大西域总督府,调李仪之为新府德里安府的知府。

按照官职,不升反降。

按照实差,看降实升。

这是地地道道的德里安府一把手。

不过,这个边界地区的一把手的位置下面,可是有一盆火在烤着李仪之。

干好了,红红火火。干不好,轰轰烈烈。

不过,在大宋帝国朝堂之上,在燕京府的民间传闻中,西夏区调喀喇汉区,属于发配;再到德里安府,就是流放。

德里安位于大宋帝国的最西边,虽然被王世杰宣传的这么好那么好,可德里安还是德里安,沙漠戈壁上的一座孤城而已,不是流放是什么?

李纲被官家严厉批评做检查的事情,是真的。

政治上的事情是最敏感的,李纲,政务院总丞、大宋帝国护国公,难道要失宠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