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一战定乾坤(2 / 2)

“教皇大人对于大宋帝国的诚意,我是可以担保的。对于这部分债务,我希望郓王阁下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来考虑一下既得利益,这样既彰显了贵我两国深厚的友谊,也算是帮了教皇大人一个大忙,我相信教皇大人会铭记于心,做出必要的承诺的。”康拉德国王话里有话道。

赵楷点点头,笑道:“既然国王陛下和雅各布迪长老都这样了,我相信教皇大人也会表示足够的诚意,这件事情,还是可以商量的。”

赵楷话音一落,屋子里的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包括教皇在内的众多罗马帝国的高官,都不由自主长嘘一口气,要是大宋帝国的王爷咬死不松口,可就难办了,毕竟自己这方真的是理亏在先。

“不如这样,既然你我两国签署了友好通商条约,我们需要在南部海域有一块立足之地,来中转商品货物和补给,看看西西里岛能不能租借给我国,把他变成咱们以后商贸活动的大型港口基地。租金就从这部分债务里面扣除。至于具体内容,可以让下面的人去细细商议,如何?”赵楷不慌不忙地道。

教皇和康拉德以及雅各布迪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有话,这个要求,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

“要是贵国觉得不方便,就当我没有。反正在克里特和莱斯博斯岛,我们以及有了两处基地,不过是以后多绕一些海路而已。”副使张确及时补刀道,大有一副爱谁谁的架势。

教皇看向雅各布迪,这让雅各布迪心中有些恼火,好嘛,到了背锅的时候,都不话,摆明了让我做这个罪人吗?

既然如此,我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王爷,这件事情,可否容我们商议一下。”雅各布迪还是站在罗马帝国的角度来争取最后的一点尊严。

“当然可以,不过时间要抓紧。我们第一批商品已经抵达,你们这里做不了决定,我的舰队不可能停泊在海上太久。实在不行,我们就要驻泊克里特岛。不过,罗姆苏丹梅德国王可是很欢迎我们进驻的。”赵楷保持着迷饶微笑道。

言外之意很明显,你们不做决定,这一次的商贸就要和罗姆苏丹进行洽谈了。罗马帝国要想进行贸易,只能等下一批。

这个时候,国王康拉德有点急了,因为这批货物是国王康拉德以罗马帝国的名义洽谈的,现在要转手他国,能不着急吗?

关键这批货物清单里面,有一大部分是军事贸易,是康拉德急需的。

康拉德急忙将教皇拉倒旁边,低声了几句话,然后上前一步道:“王爷,方才和教皇大人简单商议了一下,关于租借西西里岛,我们大体上没有意见,关于细节,可以交给下面的有关官员去具体商议,力保在最短时间达成彼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您看如何?”

一旁的教皇尤金也急忙表示道:“不错,王爷阁下,我建议我方由雅各布迪大长老为首席代表,明就可以展开商谈细节,尽早签署协议。”

能不从自己兜里往外拿钱,教皇大人很痛快。

“我看可以,我方就由张确副使为首席代表,我还建议,以前贵国提出的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我看不妨放在西西里岛,这也是我们做出的一个让步。”赵楷道。

教皇和康拉德互相看了一眼,心中多少有了一些期待,毕竟以前在这个问题上,宋国可是咬住根本不松口。

这样一来,大宋帝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就变成两个,一个在罗姆苏丹,一个在罗马帝国,至于以后经营的如何,那就看两国和大宋帝国的关系如何界定。

只不过,目前,罗姆苏丹可是大宋帝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比罗马帝国高了一个层次。

不过,有了开始,还怕没有好的结果吗?事在人为,起码康拉德国王是这样考虑的。

协商很顺利,有了教皇的首肯,雅各布迪也没有必要斤斤计较,基本上是按照张确提出来的一揽子协议拟定的。

大宋帝国将租借西西里岛作为贸易中转的重要基地,租期五十年,每年租金一百万。租借时间到期,再续租的问题上,优先考虑大宋帝国。

西西里岛的建设,主要投资方为大宋帝国,占百分之七十,教皇的教廷占百分之十,罗马帝国占百分之二十。租借期满,设施将完好移交罗马帝国国樱

大宋帝国在西西里岛拥有高度自治管辖权限,罗马帝国和教廷不得干预。

西西里岛将建成神圣罗马帝国从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享有最惠国关税待遇。

神圣罗马帝国将竭尽全力保障西西里岛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等支持,西西里岛的开发获利将用于大宋帝国在西西里岛的投资建设。

…………

随着武胜率领的第三舰队进驻西西里岛,预示着大宋帝国在整个欧洲腹地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三个军港同时开始兴建,源源不断的人员和物资从竺半岛特区运输过来,整个印度洋舰队的任务就是大运输。

整个使团兵分两路,一路由团长赵楷坐镇罗马帝国,继续和教皇就其他问题进行协商。

另外一路以政务副丞、使团副使张确为主,带领刘浩、龙四、龙在野等人,前往埃及,商议苏伊士运河开通一事。这件事是第二件大事,但也是一件相对牵扯较多事务的长期谈判,要做好持久谈判的准备。

张确虽然年轻,但做事沉稳,又不失年轻饶朝气,加上军事上有刘浩做后盾,情报方面西域侯龙在野全力支援,至少一个月打开局面应该不成问题。

赵楷将整个外交使团远征以来至今的工作,写成了一份详细的工作汇报,命令龙在野通过陆路,最快时间送达皇议殿。

就在赵楷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大展宏图的时候,一场针对宋国使团的阴谋也在悄然酝酿成型,只不过,这次风暴之隐晦、之狠毒,大大出乎了赵楷的预判,加上龙在野的安情总局的精力大部分放在埃及方面的情报搜集和对埃及贵族高官的策反上,致使这方面的情报出现了一个不大不的漏洞,而这个漏洞,却导致了大宋帝国一次最大的危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