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大魏改革(2 / 2)

刘宋风云 红黑色的风 3839 字 6个月前

“嗯,那你们,我们也可以用这种制度吗?”

“难,首先就是贵族势力必然反对,还有就是朝中大臣也会有一部分会反对,不过臣以为可以慢慢改,逐步完成。”

“臣也赞同,毕竟朝廷要以安定为主,如今北有燕国,南有宋国,草原柔然虎视眈眈,魏国不能让每部先乱起来。”

拓跋焘也觉得是这样,改革其实和春秋战国的变法一样,不会很顺利,有改革派就会有守旧派。

不过长孙翰作为鲜卑大臣中的领袖也是支持改革的,毕竟他知道魏国如今形势并不好,必须要有所改变。

最让他担心的就是那些贵族,虽然他们的势力被削弱很多,但是在朝中依旧有一定话语权。

“嗯,是得谋划谋划,不能操之过急。”

“陛下,臣以为可以先进行一些改动,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秘书省、中常侍省和御史台、都水台、谒者台等台省,精简为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和御史台,至于三十六曹可以暂时先保留,先等三省改革之后在计议。”长孙翰出自己的意见。

“陛下,臣觉得可以,本来各省台有些就是临时设置,甚至有些职能重复,就趁此机会精简改革,还可以将那些贵族踢出三省。”

“不可,如果那样必然会让贵族不满,不过重要职位绝对不能给贵族。”

拓跋焘深以为然,虽然这些贵族让他很难受,但是他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清算,毕竟很多都是有功的,还有一些原本各部落的族长。

“就这样,三日后早朝朕就提出来。”

“陛下,不必,臣会安排人,由陛下提出不合适。”

“既然这样就由你去安排。”

“诺。”

一旁的崔浩也很无奈,长孙翰是鲜卑人,话分量比他大很多,他这是不希望崔浩把贵族全部清出朝廷。

崔浩也明白,虽然魏国经过多年推行汉化,但是毕竟时间不是很长,汉人还没有完全接受鲜卑饶统治。

况且宋国可是汉人政权,汉人百姓对宋国更有认同福

魏国朝堂之上,崔浩势力很,不少汉人大臣都依附鲜卑或其他民族大臣,并不团结。

北魏毕竟才三代,而且还是非汉族政权,尤其鲜卑人曾经是草原的游牧民族,以部落形式生存,他们只能向汉人学习,不仅包括文化、制度等等,而是要全方位去学习,否则无法在汉饶土地上生存。

汉人是杀不完的,像后赵那样最终不是也以灭国而终。

拓跋焘虽然推行汉化,任用汉臣,并且对崔浩十分信任,但是依然保留着鲜卑饶傲气,认为汉人不过如此,对于鲜卑祖先流传下来的“一汉当五胡”嗤之以鼻。

拓跋焘在二人走后也思考起来,改革势在必行,就算阻力再大也无法阻拦,这事关魏国的未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