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魏国援兵(1 / 2)

刘宋风云 红黑色的风 2521 字 1个月前

闻喜被攻破,消息传到平城,拓跋焘勃然大怒,不管怎样,拓跋焘还是不希望丢失一块土地。

于是他再次调集三万兵马以临淮王拓跋谭为主将,支援河东,河东太守回京述职。

就在宋军攻破闻喜第三日,绛县兵马和闻喜魏军汇合,然后渡过汾水,并在渡口布置一万魏军,作为守卫,以防宋军顺利渡过汾水。

其余魏军则向着临汾而去。

宋军继续进军,并陆续占据汾水西南河东郡除大阳之外各县。

大阳此时也遭到了宋军攻击,平东将军裴方明率领五千宋军进攻大阳。

这边,宋军先锋是长沙王刘义欣,他率领两千轻骑兵,三千龙骧军和五千步卒共计万人,率先向绛县前进。

这次的斥候依旧谨慎小心,宋军也曾有因为松懈被魏军钻了空子,导致先锋军战败,刘义欣久经战阵,这点警惕还是有的。

就这样,宋军斥候很快打探出绛县已经是一座空城。

想必魏军则知道,绛县在汾水以南,无险可守,而且绛县城小,不利于大军驻扎,还不如放弃。

绛县的一千魏军则跟随河东太守前往临汾。

随后,刘义欣率领先锋军进驻绛县,随后派人收集船只,准备渡过汾水。

而汾水以东三县,襄陵、杨县、彘县则上表请降。

刘义隆欣然答应,随后下令大都督府派遣将领,吏部派遣县令等官员。

几日后,刘义隆率大军抵达绛县,暂时没有进入城池,刘义隆则带领众将来到汾水之侧。

汾河,古称“汾”,又称汾水,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

关于汾河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山海经》:“管涔之山,汾水出焉。”

之后,《水经注》:“汾水出太原汾阳北管涔山。”

《汉书·地理志》汾阳:“北山,汾水所出。”

《括地志》:“汾水源出岚州静乐县北三十里管涔山。”

汾水全长713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自西周开始便有漕运记载,是河东郡内主要河流。

在临汾和绛县之间汾水建有渡口。

如今已临近汛期,汾水水位较高,架设浮桥的可能性不大,只能摆渡渡河,所以难度较大。

不过这根本难不住宋军,只要渡过汾水,魏军将彻底失去屏障。

然而刘义隆暂时在绛县附近驻扎下来,似乎并不着急渡河,而魏国援军由拓跋谭率领,从并州渡过汾水,进入河东郡北部,沿汾水西岸一路向南,直奔平阳。

绛县宋国大营。

从长安赶来的徐麟今日才到来,刘义隆让他休息片刻,然后开始商议对策。

“参见陛下。”

刘义隆坐到主帅位置道:“不必多礼,都坐吧。”

“谢陛下。”

刘义隆接着道:“徐卿,应当了解战况,如今魏军屯兵汾水西岸以及临汾城,不知先生可有退敌良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