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孔黑子的有教无类(2 / 2)

两兄弟只能把生意独立出来,在隔壁开茶馆。

人人都爱听书,人人都听姜十三。

你讲哪一章都行,只要是跟姜十三相关,听众们都没意见。

毕竟寓教于乐。

人生最大的乐趣不就是学习一些无用的知识吗?

所谓无用,只是眼下无用。

但是将来某一,随便抖个机灵,这知识不就用上了吗?

人总是抱怨自己不能“灵机一动”,不能“急中生智”。

却不知,所谓灵机和急智,都是“无用的知识”汇集起来的。

脑瓜里面空空如也,僵尸看了都嫌弃。

现在,就是“无用的知识”最有用的时候。

不定在茶馆里耳朵挂上那么一下,就拿到户籍了呢。

这可是改变人生的机缘!

对于一穷二白的人而言,这可能是他们祖宗八代加一块,唯一一个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子孙命阅机会了。

场场爆满,人人叫好,都是满堂彩!

按照原计划,每只演出两场,剩下的时间吃饭、睡觉、娱乐,跟伙伴们聊打屁。

可是看到听众们如此热情,胡七胡八也精神亢奋,浑身燃烧。

加更,加更!一四更、五更!

不吃饭、不睡觉、不娱乐,也得把听众老爷们伺候好,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大家的捧场。

于是,两只狐狸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

要不是姜国夜间宵禁,恐怕还得通宵演出。

茶馆关门之后,两兄弟也没有闲下来。

收拾大厅里的桌凳,打扫地上的卫生,里里外外收拾整洁,干干净净迎接明的客人。

除此之外,两兄弟还得通过看书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不光是《大侠姜十三》,还包括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

演出时候偶尔有人提问,自己得做出解答。

比如有人问姜十三学艺的“稷下学宫”是什么,跟隔壁的“稷下饭庄”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胡七胡八知道怎么回答,但是其他的问题,两兄弟要么吞吞吐吐,要么支支吾吾。

不会啊!

它俩是姜国通没错,但姜国之外的东西,它俩也两眼一抹黑。

尤其是孔黑子疯狂灌水,里面有很多专业的词语和句子,两只狐狸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

没办法,只能先把内容划出来,然后找机会去向孔黑子请教。

好在孔黑子经常熬夜赶稿,每都是秉烛夜读,两只狐狸拿着书本拜访也不会打搅休息。

看着《大侠姜十三》上被胡七胡八用钢笔划线的字词和段落,孔黑子老怀大慰。

真是爱学习的精怪啊。

教书育人,这也是教书育人啊。

把一个人教成人,和把一个精怪教成人,哪个收获更大,成就更高呢?

孔黑子不上来,只能:有教无类,真正的有教无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