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大姜工作室(2 / 2)

作为“龙文”的“创造者”,龙阳更是亲自上阵,教导文字。

音符注音、简化字、字典。

这三板斧一通操作,再加上饥饿的威胁,孩童们迅速完成了扫盲。

然后孔黑子、长卿、大黄,甚至岳川轮番上阵。

也没什么固定的课本,更没有什么固定的学科。

总之,就是马行空的乱教。

有时候是蕴含美好道德的故事、大道理,有时候是孔黑子周游列国的见闻,或者《论语》创作过程中的经历、感悟等。

长卿则主打行军、列阵、扎营,最后总会绕到骑兵的培养,以及骑兵在未来战争中的重大意义。

大黄表示,场面了,过去一年里,老师都是这样教自己的。

至于岳川,主要对前面几位查漏补缺,发表一下不同的见解。

甭管这些孩子懂不懂,总之,先把他们的视野拓展,格局打开。

先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五彩缤纷的种子,然后看哪个种子发芽,哪个嫩芽能长成参大树,再因材施教。

栋梁之材就按照栋梁之材去培养,其他的,就老老实实当个码字机器,抄一辈子。

反正也是一个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旱涝保收的体面工作,比祖祖辈辈种地强多了。

授课之余,几位先生凑到一起闲聊。

孔黑子犹豫再三,还是道:“如果以后抄书形成规模,着书者就不能通过写书获得收益了,甚至吃饭都成问题,这可如何是好?”

对于穷困,孔黑子是印象深刻,刻骨铭心。

之前还能通过着书和抄书,赚取一些收益,衣食无忧,可一旦这种学堂式抄书产业形成规模,自己的收益就要大打折扣,甚至零。

会不会再一夜返贫,重新回到断粮绝食的地步?

岳川笑着道:“抄书或许能大批量生产文稿,但都是毫无灵魂的重复性劳作。而你们,是带着灵感去创作,就像那指路的明灯,摘星的双手。你们的地位是不可能被替代的。”

不过岳川也明白,姜国学堂这种与工作室类似的产业,对原创者的冲击极大。

不加控制的话,这就是盗版源头,甚至会成为“天章”一样的毒瘤。

有些规矩,必须尽早立起,并且长期坚持,形成秩序。

岳川淡淡道:“如果书籍也能征税,诸位以为如何?”

“书籍征税?”

“这……闻所未闻啊……”

“此事恐怕不易。”

岳川点头,“此事确实不易,但正因其不易,才更值得我们去做。”

随即,岳川讲述了“版权”的概念。

“假如我们将书籍也视作一种劳动成果,就如农人耕地、工人做工、商人货物,文人创作的书籍也可以拥有单独的价值——注意,是在抄书之前,就已经有价值。”

“原作者可以将这个价值一次性贩售出去,或者按照书籍的抄录量,每一本书收取一定的费用。如此一来,文人就可以埋头创作,无需再费心诸多杂事。”

“至于姜国学堂,则作为一个媒介,一边负责教书育人,一边负责抄录书籍,并且保障双方的收益,让双方都能通过着书、抄书获取一笔合理的收益,保障生活。”

听到岳川的话,众人齐齐点头。

这个法子真是太妙了。

孩童有书可读、少年有书可抄,成年之后可以离开学堂,娶妻生子,并且继续抄书获取报酬,养家糊口。

借助学堂,姜国的孩童可以避免因饥饿和疾病的夭折,并且完成修身、齐家,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学而优则仕,走向治国、平下。

百姓们没有生娃、养娃、教育子女的负担,也可以放心大胆的生育,只用把孩子养到三四岁,就可以上交给国家,几年之后,孩子开始抄书,就可以源源不断给家里带来收益。

美滴很!

大黄和龙阳对视一眼,人人如龙的世界,仿佛又近了一步。

岳川道:“关于工作室……哦不,学堂这块,需要一个人来负责,不知诸位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

众人想了一圈也没想到什么好人选,毕竟是新模式、新事物,谁也没有经验。

龙阳一挥手,“翁卿最近好像清闲了许多,正好,给他找点事情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