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草原上的城隍庙(2 / 2)

而敌饶弓箭,全都避开赵无恤。

大大数百战,众人多多少少都受了些伤,身下的战马也换了一遍,很多人甚至换了三匹马、五匹马。

但是赵无恤,一匹马都没换过。

受到庇护的不仅是他,还有他身下的战马。

任凭箭雨如何猛烈,赵无恤和他的马都是毫发无伤。

众人更加坚信——赵无恤身上有祖先的庇护、神明的赐福。

赵无恤这样的人来到人间,注定是要建功立业的,跟着他准没错。

赵无恤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凡自己治下的城镇,均设城隍庙,祭拜城隍。

所以,科尔沁草原上最先建成的便是城隍庙。

之后赵无恤以城隍庙为中心四面出击,有目的的清缴周边。

匈奴人也好,其他游牧民族、渔猎民族也罢,都是先打了再。

反抗的,杀。

高过车轮的一个不留。

跪地求饶的,就收编为治下子民,收其老幼妇孺安顿,择其青壮充军。

赵无恤自己就是晋人和狄饶混血,对血统并不在意。

只要跪地投降,归顺自己的,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子民。

反正这些人也不白养着,每吃完饭就去拔草、砍树、采集石块、平整土地,为筑城做准备。

之后,画风突变。

每都有人投奔。

有的是单人,有的是三五成群,还有拖家带口十几个的。

有的是匈奴人,有的是东胡人,还有很多不出自己来历,或者根本不会话,只会阿巴阿巴的野人。

也不知道在哪听管吃住,急嗷嗷的就过来了。

没办法,冬生活太难了。

有些家底的还好,多多少少能熬过去。

但是没有家底的,就只能在冻死和饿死之间选一个。

如果不想死,就只能去抢劫匈奴人,或者东胡人。

你没听错,那些每年南下抢劫中原的野蛮人,隔三差五也会被抢劫。

抢劫他们的就是山林里的未开化野人。

这些野人身材高大、浑身长毛,以山林为家,与野兽为伍,力能遏奔马,手能格虎豹,几百斤重的野猪在他们手上跟沙袋没区别,匈奴人、东胡人看到野人也是格外头疼。

没法沟通,根本不可能和平相处,见面就得干架。

打也打不过,追又追不上。

就算凭借人数优势占上风,野人往林子里一钻,匈奴人、东胡人就麻了。

草原上是他们追野人,但是进到林子里,就反过来了,无论进去多少都出不来。

逢林莫入——这是血的教训。

唯一能做的就是远离山林,远离野人出没的地方。

现在,山林野人主动走出山林,依附到赵无恤的旗下。

这更让追随者,以及刚刚归顺的匈奴人、东胡人心生敬畏。

赵无恤身上又多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勇猛!无畏!睿智!博爱!富裕而又慷慨——只需要干一的体力活就能得到一个美味的窝窝头,这种仁慈的主人,上哪儿找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