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学习先进文化(2 / 2)

虽然都带着不同的目的,但名义上,两国都是庆贺姜国伐杨的正义之举。

秦国送上贺礼,九只精挑细选的猛犬,还有两只毛色雪白的飞鹰。

其他的就是玉器、金银以及其他特产。

龙阳对秦国的贺礼非常满意。

他五岁时就能开硬弓,射鸟兽,只是姜国地狭,没法畅快的打猎,也就没有左牵黄、右擎苍的条件。

但这并不影响龙阳对鹰、犬的喜爱,秦国这份礼物算是挠到痒处。

吴国的贺礼则是珠玉、珊瑚,以及吴国铸造的剑。

吴、越之地铸剑术非常高超,越国有欧冶子,吴国有干将。

屈原在《楚辞·九歌·国殇》中写道:操吴戈兮批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唐朝诗人李贺也在《南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元代贡奎《登虎丘山》写道:当时吴王剑,砺光裂岩幽。

足见吴国兵器铸造的技术非常高超。

后世出土的古剑,也大都是吴越造。

龙阳最喜欢的,就是剑!

畅快之下,又加了几场宴请,顺便回赠大量礼物。

比如制作精美的姜圆、画工精致的图书、孔黑子亲手抄录的《论语》,还有老面神的限量款酒、醋、酱、料等,以及姜国科技含量最高的独轮车。

两国使者也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诉求。

虽然国人喜欢在酒桌上谈事,但龙阳的习惯不同,事在宫里谈,大事则到南郭院。

“秦国使者想要大量购买行军丹,至于吴国使者,想要的就多了……”

龙阳把事情大致的讲述一遍,随即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院中几人都微微错愕。

吴国竟然要全盘引入姜国文字、文化。

孔黑子偷偷瞄了龙阳一眼,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嘴角上翘、鼻孔朝……

就差把“快夸我”三个字刻在脑门上了。

不过孔黑子也认真学习了龙文,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便利。

“王子殿下所创龙文字形简单、字形优美,再辅以钢笔书写,别有一番韵味,若有字典相助,易学易懂,寻常人也能自学成才。吴国若能全盘学习龙文,一则扬王子殿下才名,二则壮姜国国威,三者添吴国文风。美哉,美哉!”

长卿也补充道:“吴国学习龙文,今后两国文化互通,民间游学、行商畅通无阻。吴国地大民多,姜国文人也能赴吴国教书育人,不失为一门谋生之术。吴才姜用、姜才吴用,也是一件美事!”

孔黑子连连点头。

他想起了自己周游列国时穷困潦倒的苦日子。

教书育人若能成为吃饭谋生的手艺,对下读书人而言也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两人一致认为,这件事可以做,而且要好好做。

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妥,就算赔钱也得做!

龙阳转头看向大黄,“国相听到没,咱们赔钱也要把这件事做好啊!”

大黄深以为然的点头,“这是我姜国称霸下的第一步,肯定要做得尽善尽美!”

岳川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全程笑呵呵的不话。

但是想到秦国,岳川灵机一动。

“如果让秦国也全盘学习姜国文字、姜国文化,诸位以为如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