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崛起的意义(2 / 2)

但是,他们的生活格外艰辛。

他们没有享受过一好日子。

再想想地上的蚂蚁,整也是整日忙碌,不曾有半刻停息。

然而,人们嘲笑蝼蚁时,自己又何尝不是蝼蚁?

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这句话在很多古书上都出现过。

之前并不理解。

还以为是圣人掌握了某种强大的力量,可以睥睨下,傲视万物。

今日听了讲道才恍然大悟。

如果不“崛起”,不突破上限,一辈子都是蝼蚁,充其量也就是大一点的蝼蚁。

所谓开拓,不过是蝼蚁寻找食物和水源的本能。

人群瞬间跪地膜拜。

“敢问圣人,读书和中华崛起有什么关系?”

岳川道:“书籍,是人进步的阶梯,也是中华崛起的基石。”

“敢问圣人,我们从便攻读书籍,却还是如蝼蚁般,为何?”

“因为,你们读错了书!”岳川笑了笑,道:“便如之前所言,一个人想要发家致富,却攻读修身养性的书,最终会是什么结果呢?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如此,书籍亦如此。为政者,当攻读政略,为将者,当熟稔兵书,务农者,当研习农典,务工者,当钻研工纪……百工千业,均有圭臬。”

“书籍无分高下、贵贱之分,唯有用途之别,便是无用之书,亦可消磨时光。明月皎洁,亦需繁星点亮夜空,阳光璀璨,亦需百花装点世间。”

“我辈读书人,应当找好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方向!如夏花般绚烂绽放,如寒星般静美闪烁,不断为后人留一抹色彩和光芒,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

有的茹头,有的人摇头。

“圣人啊,我是一个农民,我家里有三间草房,二十亩薄田,我每忙碌,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我家中还有老母需要赡养,有妻儿需要照料,请问我应该怎么读书呢?”

此言一出,许多人纷纷响应。

他们大都是底层的贫苦百姓,或是家徒四壁,或是流落街头,还不如刚才话的人。

岳川问道:“你的烦恼是什么呢?你着重告诉我三间草房,是因为草房无法居住吗?”

“回圣人,草屋虽陋,却也能遮风挡雨。”

“那么,你着重告诉我二十亩薄田,是因为产出的口粮不够一家人吃喝吗?”

“回圣人,二十亩薄田,缴纳税赋之后,勉强可以糊口,若能补种一些杂粮,一家人可以吃饱,还能留下种子来年播种。”

“那么,如果有六间草屋、四十亩薄田,你就能心无旁骛的读书了吗?”

“这……”

发问之人瞬间哑口无言。

三间草屋已经足够居住,六间草屋也没什么意义。

二十亩地已经是自己耕作的极限,再来二十亩地,怕是累死也种不完。

“敢问圣人,困扰我们穷人读书的原因是什么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