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自立门户(2 / 2)

赵简子道:“荀首食采于智邑,荀林父曾为中行将军,故以智氏、中行氏别之,荀罃号为智罃,荀偃号为中行偃。晋国六卿,智氏为尊,不仅仅是因为智氏位高权重,还因为智氏人多势众。荀氏、智氏、中行氏,俱为一体,其子孙遍布各地,大权在握。”

伯鲁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那么,无恤自立门户后,当以何为氏?”

“华夏入夷狄则夷狄,夷狄入华夏则华夏。若无恤以夷狄为氏,其子孙便为夷狄,依为父之意,无恤继续使用赵氏。你为晋国赵氏,他为中山赵氏,你俩兄弟同心,互为照应,可保赵氏两百年平安,不致再招杀戮。”

荀氏也好,智氏也罢,他们都身在晋国。

无论换成什么招牌,终究还是那帮人。

但赵无恤不同,他身在夷狄之国。

“赵”是其与华夏唯一的联系,也是其与晋国赵氏唯一的纽带。

其他什么都能改,但唯独这个不校

伯鲁拱手,“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赵氏孤儿,这是赵氏子孙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谁也不希望这种惨剧再度发生。

上次有韩厥舍命相护,下次呢?

伯鲁瞬间明白,赵无恤的中山赵氏将会是另一个韩厥,另一个在关键时刻拉自己一把的强援。

同样的道理,晋国赵氏也可以帮中山赵氏。

双方互为依仗,互为犄角。

任何人想要攻击赵氏,都得三思而后校

一瞬间,伯鲁明白了很多道理。

他也明白了父亲一直以来的筹谋。

身为家主,着眼的并不是长房、二房争锋,娇妻、美妾吃醋,更不是每日柴米油盐这些鸡毛蒜皮。

更多的是谋百年,谋两百年。

谋五代人,甚至十代人。

在这个尺度面前,一饶贤愚,一隅的得失,一时的对错,根本算不上什么。

赵氏曾经误入歧途,被杀的只剩一人。

但是现在,赵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前途无量,未来可期。

“父亲,我明白了,今后晋国赵氏会以中山赵氏为尊,孩儿有生之年,也都会以无恤马首是瞻!”

赵简子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身子也从斜卧变成直立。

他上上下下打量着伯鲁,犀利的目光仿佛要变成刀子,把伯鲁剖开,看看里面是不是被掉包了。

“伯鲁,你刚才什么?”

伯鲁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是孩儿愚钝,始终不能领悟父亲大饶苦心。现在,孩儿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好!好!好啊!”

赵简子哈哈大笑,他招了招手,示意伯鲁到近前来。

“之前智申来了一趟,想要把他家的女子嫁给无恤,不过后来他改变主意了。”

伯鲁疑惑,“为什么?他不是早就改变主意了吗?”

第一次提亲的时候,无恤“全都要”,智氏感觉受辱,改变主意,拂袖而去。

第二次提亲,无恤还是“全都要”,智氏怎么又改变主意了?

赵简子拈着胡须,呵呵道:“智氏,拿不出相应的陪嫁,所以只能作罢。”

伯鲁呆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

倒不是智氏穷困潦倒,而是中山诸国的陪嫁太丰厚了,智氏就算砸锅卖铁,也比不过人家。

既然如此,只能放弃无恤。

“所以,为父把这门亲事留给了你。”

伯鲁就像被扼住脖子一样,笑声戛然而止。

“呃……智氏陪嫁多少财物?”

赵简子沉默了几秒钟,道:“没有任何陪嫁!”

伯鲁同样沉默了几秒钟,“父亲一定不会让孩儿吃亏,父亲此举必有深意。孩儿愿娶智氏女,并以礼相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