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楚长城(2 / 2)

鲜虞诸国为了融入华夏,可以是把一切能努力的都努力了。

岳川摆了摆手,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还记得我刚才给你们的财富基础吗?粮食谷物是财富,而且耐储存,所以君王可以大肆搜刮,把粮食储存起来,十年八年都不会坏。”

“但是夷狄之君不同,他们的百姓没有粮食,唯一的财富就是牛羊,但牛羊是活物,即便他把牛羊收刮过来,也不能成为财富,甚至还会变成负担。”

“活着的牛羊,必须每日喂养,不但消耗草料,还占用人手,牛羊越多,负担越大。如果是死聊牛羊,对他们有什么用呢?”

“而且你们想过没樱华夏一个村庄少则几十户,多则上百户,一个税吏就能把税收收缴过来,一个官员几个税吏,就能管理千人、万人。”

“而夷狄之国,牧民分散,百里范围可能就一户人家,想要管理千人、万人,就需要上百个税吏。如果税收少了,还不够税吏的俸禄,如果税收重了,荒郊野岭的,谁能保证发生什么事呢?是不是?”

“所以,华夏之国,可以一步步试探百姓的底线,税收的比例,甚至可以达到三税二!夷狄之国,他们收税的成本很高,收税的风险很大,夷狄之君很难收税,即便收到也不会是三税二这种比例。”

“更何况,逃税是百姓的赋技能,这种现象,在咱们姜国比比皆是。”

听到这话,众人全都哈哈大笑。

龙阳和翁胖子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逃税的人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管也管不住。

也正因此,登记户籍的时候,一下子冒出十多万住在邻国的本国百姓。

岳川咳了咳,“所以呢,当下大一统的时候,最底层平民百姓的噩梦就降临了,因为他们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往邻国一躲就不用交税了。下虽大,却无立锥之地,下虽安,却无喘息之时。他们身上的税赋,会一点点逼近三税二!”

“这种时候,草原就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只要跑到草原上,就能躲避税吏。草原上虽然生活艰难,但危险都来自地自然,来自豺狼虎豹,这些都是人力可抗拒的。而大一统国家,是人力不可抗拒的!”

在场众人都聪明绝顶。

岳川描述的场景虽然惊世骇俗,但是又合情合理。

伍子胥问道:“岳先生,如果真到了那种局面,该怎么办呢?”

“好办啊!修一堵墙,把华夏与夷狄隔绝起来不就行了?再派一些军队驻扎在这座墙上,私自越界的百姓要么缉拿,要么当场格杀,你看谁还会跑?”

听到这话,伍子胥脑子里“轰”的一响。

因为,楚国就有一条这样的城墙,绵延千里。

这条城墙主要用来抵抗晋国,在人们心中,就成了一个军事建筑。

但是听了岳川的话,伍子胥突然想到一个细节。

楚长城修筑于两百多年前,那时候桓公还未称霸,晋国也没有崛起。

这条城墙是用来抵抗谁的呢?

难道楚国国君未卜先知,能预知几十年上百年后的事情?

现在,伍子胥终于明白。

楚国长城是为了防止楚国百姓逃往华夏诸国。

只是后来恰好赶上晋国崛起,这条城墙又被赋予了军事上的价值。

伍子胥声音干涩的道:“岳先生所言非虚,楚国,还真有一条这样的城墙!”

(楚国真有一条长城,专门用来抵御北方蛮子的—。—)

(四更完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