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调味品与霸主国(2 / 2)

这些地方,都是秦国的势力范围。

秦国吞并西戎、拓地千里,获得不光是人口、牲畜,还有这众多的盐湖。

在古代,盐就是钱。

很多钱买不到的货物,盐可以换到。

这些盐湖也成为秦国财政的补充,令秦国有足够的军费。

仔细观察,燕国、齐国、秦国,以及三晋分家的赵魏韩,其地盘上都是产盐的,而且是大量产盐。

这几个国家能从上百个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战国七雄,其中多多少少仰仗了盐业的财富。

楚国就拉垮了。

在没有吞并吴越之前,楚国是一个内陆国。

没有海盐的便利,有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池盐、井盐。

楚国一度很惆怅。

如果是小国也就算了,买一点就是。

问题,楚国是大国,全靠买的话得多少钱?

很多时候,大国伐交,一旦关系交恶,买不来盐怎么办?

还有一个问题,楚国交通不便,盐的运输很困难。

再加上楚国地处南方,湿热多雨,这种气候既不利于盐的生产,又不利于盐的运输。

所以,楚国一直很渴望“出海口”。

不是为了大航海,单纯就是为了海盐。

丹阳百姓虽然没什么大眼界、大格局,但他们都明白盐的利润。

“咕咚!”

又是一群“咕咚”声。

“前辈,您的意思是说,这个东西可以变成盐?”

“前辈,您真有这种神奇的法子吗?”

“前辈您说,需要什么!”

众人神情激动,语气亢奋。

就连子申也双拳紧攥。

如果自己有盐,必定能成为楚国最具影响力的公子。

假如楚国有盐,必定能成为天下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

然而,在众人渴望、期盼、憧憬的目光中,岳川缓缓摇头。

“不,我没法把它变成盐。”

仿佛铁锤砸在鸡蛋上,丹阳百姓的美梦瞬间破碎。

如果不是岳川地位崇高,子申一直对岳川毕恭毕敬,这会儿估计有人骂出脏字了。

“为什么要变成盐呢?这东西比盐贵重多了!”

岳川脑海中浮现出《天工开物·作咸》中的记载:大自然有风、暑、湿、燥、寒这五气,导致产生辛、酸、甘、苦、咸这五味。人体需要的五味中,辛、酸、甘、苦这四味长期没有都不会引发什么问题,唯独咸味只要十天半月没有,人就会打不起精神,甚至手无缚鸡之力。

也正因此,人需要盐,离不开盐。

但宋应星这篇文章有地域局限性,他只写了中原地区,没有涉及湘赣、巴蜀、云贵等地。

中原百姓风暑湿燥寒不严重,有盐就行了。

而湘赣、巴蜀、云贵等地,光有盐不够,还得靠辣椒祛除体内的湿热等。

中原百姓十天半个月不吃盐打不起精神。

湘赣巴蜀等地,一天不吃辣就浑身难受。

中原百姓吃辣多了两头受罪,湘赣、巴蜀、云贵百姓多吃辣浑身巴适。

这也有了俗语中:辣不怕、怕不辣、不怕辣。

子申以及丹阳百姓根本不知道辣椒在后世的影响,更不知道辣椒在后世餐桌上的地位。

他们只是单纯将辣椒当成了“蛊毒”,敬而远之、避而不及。

而岳川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让他们明白辣椒不是蛊毒。

顺便借这个机会让人们明白,并非所有蛊都是毒,也并非所有蛊都对人有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