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罪己诏(2 / 2)

若是只管下诏却迟迟不见有动作,便会让人对皇帝和朝廷彻底失去信任,反而会加剧社会动荡。

总之,罪己诏一下,最终是歌功颂德还是受人唾骂,全看皇帝自己有没有改革的信心与决心,彻底没了摆烂的退路。

可惜的是,华夏几千年历史上,下过罪己诏的皇帝不少,但真正能在下诏后立即着手改革的,并且取得效果的,也就只有汉武帝唐太宗等几个耳熟能详的皇帝。

多数人只是流于表面,草草应付了事,毫无悔改的决心可言。

但永安帝明显不是这样的人。

哪怕水溶与众人苦苦哀求,他依旧坚持己见。

“卿之所言,朕都明白,然伐辽一事,糜耗钱粮无数,百姓本就苦楚不堪,此回定然雪上加霜,若不发诏,朕何以面对天下百姓,此诏非发不可,尔等莫要多言。”

然而众人依旧不肯放弃,三求四告请永安帝收回成命。

在一片哭诉之中,却猛然响起了一道不和谐的声音。

便听贾瓒高呼道:“陛下此举,实乃尧舜之心,禹汤之为。”

“昔尧舜之君,遇有过失,必自责于天地与百姓,以求改过迁善;禹汤之圣,遇有水旱之灾,必自责于身,以为德薄不能化育。”

“今日征辽之事,必然加赋税于民,然陛下心怀愧疚,决心下诏自省,实乃尧舜禹汤之心行也。”

“陛下以此自责,实乃圣明之举。臣观之,陛下之德,已超越历代圣君,唐皇汉武均不及也。”

“诏之必天下震动,百官称诵,万民欢呼。臣坚信,当陛下明主,臣朝必迎益昌之时。”

这一通的高帽戴的永安帝暗爽不已。

但却使得旁边的谭青和田扶目瞪口呆。

这种吹捧言论从他口中说出,满满的都是违和感,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倔驴一般的贾瓒吗?

他们与贾瓒的接触也止步于朝堂,极少如今日这般在不公开场合共事,对贾瓒了解并不太深。

今日一见,他们便不得不佩服贾瓒。

要不然人家年纪轻轻就当了国公呢,自己有本事还不说,这一通溜须拍马的本事也是常人难及。

倒是与贾瓒接触比较多的忠顺王和水溶对此见怪不怪。

永安帝龙颜大悦,嘴上却是谦逊道:“朕才疏学浅,难比尧舜圣君,却也知‘满招损,谦受益’之古训,每思及百姓之苦,常感如临深渊。今下诏自省,非朕自诩圣明,实乃愧疚于心。”

“英明无过于陛下”,贾瓒又是一波马屁送上。

这一道罪己诏,与其说是永安帝自己反省,倒不如说是给加重税赋提前说声抱歉。

一开始,百姓必然会踊跃支持,毕竟皇帝都道歉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可拖的时间一长,支持便会逐渐化为愤怒,在压抑不住的时候,便会连带着过去多年积攒下来的怨念一起爆发,释放出更加可怕的能量。

这说明一个道理:不管是谁,如果他/她平白跟你说“对不起”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接下来,他就要开始对不起你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