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长安纸贵(2 / 2)

忠顺王手中的库存仅在上市头一天便销售一空,行情火热至极。

于是他便加紧让印刷坊开足马力,全速印刷。

只是不论他印了多少也赶不上卖的速度。

这书卖的这么好,自是让不少书坊眼红不已。

不要以为盗版书只在后世才有,这东西自有卖书这一商业行为出现时起,就从未断绝过。

只是,这本《三国演义》,没人有胆子敢去偷偷拿去印刷。

原因无它,这书作者是宁国公贾瓒,出版商是忠顺王。

这几乎是大梁最拔尖的两个大佬了,哪个书商敢不要命了去盗版。

由于只是一本演义小说,这书上市后卖的并不贵,价格相对亲民,每本一百文钱。

虽然不贵,但架不住卖的多。

短短几天时间内,便卖出去了两万多本,忠顺王扣除印刷成本,几天便挣了一千多两。

当然,以他身家,自是不会看得上这区区一千多两。

只是他依旧感叹,贾瓒这本书的吸引力之大,远超他的预料之外。

由于忠顺王这边的产能不足,因此二手市场也就随之出现。

有没买到的,便以高价收购,甚至有开出了好几十两,只为求得一本全新《三国演义》

于是便有人调侃,宁国公此书一出,便不是洛阳纸贵,而是长安纸贵了。

能有这般喜人局面,除了有贾瓒的个人偶像效应之外,还有的便是这本话本写的太好了。

看了这本之后,以往市面上的那些三国话本,再看便简直如同白开水一般,没什么味道。

随着时间发酵,很快便有戏班子趁着热闹,将其中的诸多内容改编后搬上了舞台。

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斗吕布、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等等桥段一一在舞台上出现,引得不少人前去观看,票卖的相当好。

有人对这本《三国演义》大加赞赏追捧至极,自然就有人看不顺眼。

不满的声音主要还是来自于朝堂之上。

许多人认为,贾瓒堂堂宁国公,手握重兵,又身兼山陕二省重担,不去治国理政,却跑去写什么通俗话本,简直是不务正业。

还有的认为,贾瓒好歹是个正经读书人出身,即便是出书,也该写些正经的书,话本之类的杂书实在是有辱斯文。

但不论这些人如何阴阳怪气,这话本就是卖的一天比一天好。

贾瓒自己倒是对此并不太关心,依旧每天往返于西郊大营和雅林居,偶尔去一趟城内督抚衙门,生活相对平静封闭。

直到有一天,他晚上返回雅林居,见府上所有人都被贾母叫去听戏,他也就跟着过去凑热闹。

谁知台上的小戏子们演的竟然就是温酒斩华雄,连台词都是从《三国演义》里头照搬的,一个字都没改。

直到此刻,他这才后知后觉,这本书究竟卖的有多火,以至于连家里的戏班子都开始演了。

同时也让他痛心疾首,颇有种损失了一个亿的感觉。

家里头的戏班子既然演了,外头的那些戏班子自然也已经开始演上了。

这要是放在后世,他得……收多少版权费……

便在这般纷纷扰扰之中,前往山东剿匪的高顺一行返回了长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