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进退两难(1 / 2)

“先生顾虑太多了……”

赵云摇了摇头开口道。

“诚然先生所言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对这些草原之民我泱泱大汉试图分化瓦解的次数难道少了?不过皆是可治一时难以治一世,为何?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兴衰起落从来都不是外力造成的,或者说来自外部的压力往往正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来源之一,孟子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先生也是饱学之士难道就不明白如此浅显的道理吗!”

说着赵云又冷冷一笑,继续道。

“至于放过先辈主力,那就更可笑了,但凡尝过鲜血的野兽,终其一生也不会忘记那种味道,这些蛮夷总是畏威而不怀德,现在放了他们,只会在我大汉衰弱之时扑上来撕咬大汉身上的血肉,且压抑得越久,他们便会越疯狂。”

说到这里,赵云看了眼欲言又止的成公英摆手道。

“而且更重要的是,几十万大军耗费时间钱粮无数,摆了这么大的阵仗却虎头蛇尾的放任鲜卑人离开,先生可曾想过军中士卒如何看待此事?那些鲜卑人又会如何看我汉军?先生也是在边境久历战事之人了,怎会生出如此天真的想法来!”

看着若有所思的成公英,赵云想了想又道。

“先生啊,莫要拘泥于过去,来凉州任职之前,云曾问过许都的刘章先生,当时其虽未言明,但对于漠北以及西域诸国,他实际上已有谋划,按照他的意思,只要最多三十年,其便有信心将两地纳入我大汉版图,彻底解决外族边患……”

谁知成公英听完,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彻底解决外族边患?还要将漠北与西域纳入我大汉版图?当真是天大的笑话,将军你可知漠北深处的北海距长安有多远?”

“超过五千里,准确的说从长安出发径直去往北海至少五千二百多里,算上渡水翻山,路程至少六千里以上……”

“呃……将军博学……”

成公英还真没想到赵云能这么干脆的答上来,这数字甚至是他自己都清楚是否准确,不过那已经不重要了……

“五六千里的路程,将军试想,如此遥远的地方,便是用上最快的马不计消耗的狂奔也至少需要半个月才能传递一次消息回来……”

赵云闻言微微颔首,嘴上确道。

“那又如何?侯爷说了,三十年内,他有办法在这样的距离上实现大规模调动军力只用三五日!”

“笑话,他刘章是下凡的神仙不成?这种无稽之谈你也能信!”

赵云闻言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门外道。

“此事在下信了,且不止是在下,魏公与荀彧等人也都相信了,毕竟侯爷绝非无的放矢之人,况且就算是先生能说得动在下,可如何在这等情报传递极为困难的时期通知张合将军让其配合我军行动?难不成先生准备让末将按兵不动坐观成败不成!”

说到这里,赵云沉吟了片刻,冷声道。

“且放任鲜卑人离去,魏公会如何看待我等?是拥兵自重亦或是养寇自重?”

“这……以魏公之远见应当不会如此看待我等……”

“呵呵……”

赵云冷笑一声,道。

“魏公年事已高,世子继位只在旦夕之间,正是急需培植自己亲信之时,如张将军与在下这般军中老将,先生觉得在世子眼中是何等地位?此次无论是否能够打残了鲜卑人,这都是我等最后一战了,边地局势平缓下来之后,想必此次参战的几位将军都要回到朝中任职了吧……”

听到赵云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成公英也沉默了,是啊,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身为军人,不能以马革裹尸本就是个遗憾了,如今天赐良机就在眼前,这群将军……

成公英想到这里,激灵灵的打了个冷战,自己眼前也就是赵云,换成个性子急的,怕不是早就跟自己吵起来了……

“将军看得透彻,此事若非将军提醒,在下恐怕就要犯下大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