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一九九·【第三个世界·西洲曲】·97^^……(2 / 2)

“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她如同耳语一般地低喃道。

盛应弦:“……折梅!”

他刚想阻止她说下去,让她莫要说这些类似于招认一般的话语,就接收到郑啸狠狠横过来的一记凌厉的目光。

“如惊!”郑啸喝道。

然后他又稍微缓下了语气。

“……不可感情用事。是你率先发现了这一切,这很好……”

盛应弦心头一紧,脱口争辩道:“可是我——”

“如惊!!”郑啸再度提高声音,打断了他,警告一般地狠狠瞪着他,一字一顿道:

“刑部捉拿要犯,此为刑部权责范围,你……退下!!”

听到“退下”这两个字,盛应弦还没有动作,反而是纪折梅哼笑了一声。

随即,她收回手,干脆利落地将那柄剑在手中转了九十度,剑尖朝向地面、剑柄在上方,递向一旁。

正好站在那里的一名刑部衙役愣了一息,飞快地反应过来,意识到这是犯人打算束手就擒的表示,慌忙上来要去接过那柄剑。

盛应弦陡然迈前一步,看起来像是要去捉住纪折梅的手臂一样。

但下一刻纪折梅就将右手中那柄剑向着旁边的衙役面前一抛,猱身而上,左臂一扬,手肘屈起,平平推向前方——

她似乎也没有用什么令人眼花缭乱的招式,但转瞬之间,屋内的众人愕然发现,她屈起的左前臂已经卡到了盛应弦的胸口,狠狠一撞!

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在对招中获得先机的,盛指挥使甚至好像没来得及反应,就重重吃了一记肘击,连连后退,咳嗽不止。

他一连退了三四步才稳住下盘,右手捂住胸口被重击的位置,好像不可置信似的抬起头来。

而他的未婚妻,正收回左手,负手站在那里,微微昂起下巴,冷笑道:

“你不是我的对手,盛六郎!莫要再做些徒劳无谓之事了!”

众人:“……”

而被未婚妻背刺了的盛六郎,则是一边咳嗽着、一边抬起头来望着她。他的眼眶因为剧烈咳嗽而泛红,看上去竟然殊为可怜。

“咳咳咳咳咳咳……折梅,你……”

他的未婚妻再不看他,转过身去面向郑啸。

“还等什么?这便走吧。”她淡淡说道。

郑啸或许已经看过了她留下的那封信,对目前的情势和隐衷也有了一点基本的了解,闻言不着痕迹地扫了她身后的盛六郎一眼,点点头道:“如惊,此间事了,还须速速入宫面圣。杜家那边,尚有许多未尽之事……”

盛应弦好不容易才压下那一阵猛烈的咳嗽,但纪折梅已经大步跨出了房门。

而他追之不及,只能呆呆地站在原地,目送着她的背影,在一众衙役的包围之下,愈去愈远。

不知为何,他忽然记起了在仙客镇举行“仙人之降”庆典的那一日。

那一天他早早地就在遇仙湖畔候着,因为曹十七娘应允要将重要证据藏在绣球内递给他。也因此,小折梅从曹府如何出奔,他虽然未曾亲眼见到,但她身后缀着长长一串追兵,一路狂奔到湖畔码头,再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最后纵身跃上一艘小舟,撑篙荡入湖中的过程,他还是差不多看了个全的。

当时,他听到街道上传来骚动之声,情不自禁地挤开人群,就要去看个究竟。因为他始终心下紧张又忐忑,直觉叫嚣着,要他一定去看个明白——

当他挤出人群之时,就隐约看到在长街的尽头,一群家丁、护卫模样的人,紧追着前方一个他已然看不清的小小背影,呼喝着“抓住她!”、“别让她逃了!”、“曹府捉拿逃妾,余者让开!”之类的语句。

他的心下猛然一紧,就要冲上前去。

但她离他太远,已经挤进了码头另一边的人群里,将那边熙熙攘攘的人群冲得东倒西歪。

在没有拿到证据之前,他就贸然暴露自己的身份,似有不妥——因为只有他或小折梅指证,是扳不倒曹家的;他必须拿到曹十七娘手中的实证。但在曹十七娘出手之前,万一打草惊蛇,使得曹府发觉证据已到了她手里,提前拦截,又如何是好?

他心焦如焚,忍不住沿着岸边长堤,绕过人群,想要去看看小折梅那边的情形到底如何,她究竟应不应付得来。

但当他终于拨开人群,看到的却是小折梅身姿敏捷,撑船荡去湖心,将岸上追兵全数甩开的得意模样。

呵,当然了。

现在想起来,那些家丁和护卫也一定不知道,他们究竟惹上了怎样不得了的人物吧——“天南教”右护法,“拜月使”傅垂玉,岂是浪得虚名?她对那些狗腿子手下留情,说起来其实是他们的福分才对……

人在头脑混乱的时候,往往会联想起很多杂七杂八、互不相连贯的事情。

盛应弦的脑海中,下一刻就跳过了那颗绣球究竟是如何被抛下的,而直接跳到了小折梅以长篙挑起落水的绣球,双臂一振,将绣球抛向他的方向,朗声喊道“弦哥!接着!”的情景。

那时他心下一喜,明白他们已胜利在望;或许是有意在小折梅面前卖弄一下身手,他在绣球的飞行路线偏离的时候,没有用手去够,而是以蹴鞠的盘带颠球之技,以足尖勾回、膝盖垫起,左右脚来回交换颠球,炫了一整套脚法,方才将那颗绣球揽在手中,夹在臂弯之下,含笑向她望去。

彼时天清气朗,湖面上徐徐风来,芰荷轻摆,站在一叶莲舟上的小娘子,腰肢盈盈一握,当风而立,衣袂飘飘,身姿宛若天女。

他感到自己心下一恸,忽而有一点喘不过气来。

那时的他,立于堤岸之上,年少得志,青云在望;而湖中的小娘子,引他心旌动摇,神为之夺。

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就是他的未婚妻,待得来日完婚之后,他们就将永结同心、白首偕老,一辈子在一起。

那时候,湖中彩船上的歌女唱“沼上嫩莲腰束素”,唱“花开未老人年少”,唱“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

在歌声里,他面前的她,渐渐幻化成了如今在重重包围之下,远去的一个背影。

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过往,那么多的不得已……仿佛化成了关山迢迢,鸿沟重重,阻隔在他们之间,无法跨越,难以飞渡。

唯有当日那一曲回荡在遇仙湖上的渔家傲,仿若一语成谶。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