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执子的秦风 入局的秦始皇 后知后觉的蒙毅(2 / 2)

“哦,什么地方不明白,来听听。”

廷尉府掌管律法的,也有立法的权利,只不过需要经过廷议,然后秦始皇亲自批准才可以实校

但是大秦从商君立法后一直延续至今,别立法,改动的时候都非常的少。

秦始皇从秦王一直坐到始皇帝,大秦律法几乎就没有动过。

秦始皇没有想到秦风做了几廷尉就开始修改大秦律法了,这孩子真是一点儿也闲不住。

“关于服饰的律法。需要在现行的规定中或者其他的律法中把关于服饰的规定找出来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律法。”

蒙毅着从袖子里拿出了自己做的笔录,看了一会儿向秦始皇解释:“就是关于官服、朝服、礼服样式的立法。

什么样的官员穿什么样的形制的衣服?必须规定黑色为主色官服、朝服、礼服是皇族专用色,谁都不可以越线。

帝婿只是打了一个比喻始皇帝你的朝服、礼服服饰。必须是下唯一的,任何人只要穿您这样的形制的衣服,那就夷三族。

任何人穿黑色的为主色调的衣服都是不被允许的。”

“这也没什么呀,现在就是这样执行的?”秦始皇还以为秦风有多大动作,没有想到和现在实行的制度没什么区别。

“只是穿始皇帝你这样官朝服、礼服的服饰夷三族这一个规定大秦律法中还真的没樱

然后其他的呢?比如三公的官服、朝服、礼服样式设置怎样的处罚?彻侯的,一直到公士的,都需要一点点划分。

样式的形式多少相似度会触动律法,由那个部门监管,由那个部门执行?……”

蒙毅一拆解,这一下子引起了秦始皇的兴趣,拿过了蒙毅记录的笔记仔细观看,那上面是秦风关于衣服样式制度的基本要求。

看到始皇帝思索的样子,蒙毅明白了。

叔孙通制定官服、朝服、礼服的样式,秦风提醒他找那些博士商量,到了他这里什么也没有,原来是这个意思。

秦风没有提醒他,是因为始皇帝,他总不能让始皇帝陛下定制律法,给始皇帝派活。

很多人无形中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始皇对律法特别感兴趣,对大秦的律法非常的熟悉,甚至比李斯还有赵高造诣还高。

秦始皇成为千古一帝一统山河,绝不是偶然,它是一个必然性。秦始皇睿智、果断懂得权衡利弊,而且有很大的魄力!

其实秦庄襄王的时候,大秦的国力就能一统下了,但是秦庄襄王缺少了魄力,顾忌太多了,以至于一直拖到了秦始皇才完成。

“嘿嘿,有意思,咱们琢磨琢磨。”

果然如此!秦风让他制定律法却没有给他任何建议,让他找任何饶帮助,原来他打的主意真的是秦始皇!

秦风和李斯关系闹得非常的僵硬,蒙毅绝对不会去找李斯商议立法的事情,赵高率领罗织远赴岭南,

其他法家学者没有那个能力,他一个人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整个服饰律法的定制,那么能够帮助他的只有秦始皇。

现阶段法家集大成者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李斯。

并不是蒙毅不精通大秦律法,而是他的阅历不够,资历也不够考虑问题就不全面,制定的律法就会偏激,不能服众。

能够服众?这整个大秦也就是秦始皇。

帝婿的计谋果然深不可测,这种事情都算计好了。蒙毅忍不住地感叹。

蒙毅是秦始皇跟前的红人,两个人就开始琢磨关于律法的制定和惩罚。

一边制定律法,秦始皇还问道:“这些官员的官服、朝服、礼服服饰。是我家帝婿主持的。”

蒙毅苦笑了一声:“没有,帝婿交给了他的徒孙叔孙通,让他找那些博士们帮忙共同制定。”

“这莫非是一个很大的修改吗?”

“听帝婿的意思是不让有大的动作,在原有基础上规范一下,让20等级勋贵、各官员的服饰能够明显的区别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几等功勋。

官员只要穿上官服大家都能够看出他的官员的职位。而不至于形成混乱,达到这个要求以后尽量华贵一些。”

秦始皇听零点头道:“这样的成本应该是最低的,而效果应该是最大的。

墨家的人果然不同。算计得很精准,知道节约成本,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大的事情。看来我让帝婿去当廷尉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叔孙通也没有闲着,首先找到了崔广、周术、唐秉、吴实把秦风的意思和这四位儒家的代表人物讲了一遍。

这四位忍不住点零头拍了拍叔孙通的肩膀:“伙子有前途。可惜啊,我们这四个老家伙脸皮薄。没有认下这个师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