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完善制度(2 / 2)

普通士兵很难靠着努力就能得到晋升。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条例,是可以保障他们拼命就能拼到前途。

基本上全靠上司的赏识和提拔,这有点撞大运。

这一点,秦汉制度就非常好。

杀多少敌人,就能得到多少品级。

哪怕你得罪了主将都没问题,只要你有功绩就没人能阻拦你的晋升。

当然,就算制度再完善,也肯定会有漏洞。

真的有牛逼的人物去打压你,确实也是能瞒下你的功绩。

可只要制度在这里,就算真的有打压,也有办法申诉。

因此,郭京借鉴了秦汉制度加入进来。

当然,秦汉是封爵制度,这个对于大宋来不合适。

主要是赵桓绝对不会同意给兵卒封爵。

哪怕只是变更的爵位也不会。

这样会拉低其他爵位的尊贵性。

这帮自诩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上等人,是不会答应的。

除非能做到像岳大帅那样牛逼,可以拯救大宋的生死存亡。

可普通士兵之中,能有几个像是岳大帅那样的军神?

因此,郭京虽然融入了秦汉制度,但却是重新创立了一套新的晋升等级。

只要杀敌够多,就能得到晋升,只要晋升待遇就会提升。

算是一种变异的军功制度。

当然,为了确保不会有人杀普通百姓去冒认军功,郭京同时还补充了监察和连坐制度。

另外就是俘虏大于杀敌,也是一种避免屠杀普通饶措施。

或许这份制度不够完美,但郭京已经尽可能做到周全了。

从来没有任何制度是真的完美无缺,毫无漏洞可钻。

毕竟人心难测,再好的制度,都有聪明人去找到漏洞。

难以掌控的只有人心,而非制度。

郭京最后补充的一条,就是参军光荣,赋予兵卒使命感这种热血洗脑的待遇。

比如兵卒家属,会有一些优待等等。

还有就是,朝廷会开放武举以及军营大比等等。

这一系列的制度,都是在提升武将兵卒的地位。

抑武扬文这种风气由来已久,自从大宋开国杯酒释兵权以后,就开始形成这种风气。

因此,想要一朝一夕的改变也不现实。

郭京,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引起文饶反弹。

“这份军政倒是没什么问题了,只是……”

欧阳澈叹息一声,有些担忧的看向郭京。

“有话不妨直言,贫道这里没什么可忌讳的。”

郭京看向欧阳澈,他不是听不进意见的人。

欧阳澈道:“既然国师让我,那我就直言不讳了。”

“我担心的是这份军政一旦公布,文人书生会心态失衡,届时只怕难免会对国师一通口诛笔伐。”

欧阳澈身为太学生,他还是比较了解这些同窗的心态。

一个个自命不凡,自以为手捧圣贤书就是圣人门徒,自比骄。

现在这份制度出来,这对于他们的骄傲会是一种极大的打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