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 34 章 乐不思蜀是吧?!(2 / 2)

“说不得还有转机。”诸葛亮亦是道。

【实际上,其实不能完全说是黄皓当政,因为其实还有诸葛瞻、董厥、樊建三个人,只不过宦官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

赵云有那么一瞬间哑然。

诸葛亮也卡壳了一下。

“这也配叫隐情?!”

有区别吗?!

忠臣打不过奸臣?!

合着这是熹平年间是吧!

“主公,可能后面还有!没说完呢!”孙乾也赶紧拦在前面,“再听听也不迟!”

【但是真说是黄皓的地位多高吗?】

【也不是。】

【黄皓在刘禅这边地位也不过就是趋走小臣,真说是有人上书想要杀黄皓,还让黄皓去道歉。】

【但是说黄皓没有能力吗?】

【同样不是。】

【发生这件事后,身为大将军都要去避祸,除此之外,黄皓还玩的一手好巫鬼之事,还准备带着刘禅一起玩算命。】

张飞那眉头此时此刻都恨不得都要锁在一块了。

刘备只感觉火噌噌的往上冒。

巫鬼、算命、大将军为之辟祸???

【当然,提到了诸葛瞻,就顺带说一句,诸葛瞻幼年丧父,鉴于兄长诸葛乔,重为瑾后,作为诸葛亮独子的诸葛瞻,就以后来刘禅对诸葛瞻的照顾,小时候怕不是也没少管,十七岁就尚公主,拜骑都尉,次年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

按照道理来说,乔儿已经过继给二弟,即便是二弟有了孩子,也是家中长子,不可能随意改变。

毕竟这是过继,不是什么孩童戏言。

除非……

诸葛瑾不由得有些忧心,怕不是出了什么事。

按照那方镜所言,大公子很有可能早逝,那作为大公子伴读的恪儿……

而也就是在此刻孙权开口打断了诸葛瑾的念头,“回去让许大夫给恪儿看看,好生调理一番,可莫要出什么事情。”

“多谢主公。”诸葛瑾当即躬身道。

【总之,诸葛瞻手握大权,这里面可以说全是刘禅的手笔。】

【里面有对诸葛亮的敬重,也有对于诸葛瞻的爱护】

【只是诸葛瞻的能力却是并没有那么强。】

【之所以能够美声溢誉,是因为蜀人追思亮,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就算跟诸葛瞻没什么关系,百姓也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

【虚假的蜀汉吉祥物阿斗,后期当政,手掌大权,真正的蜀汉吉祥物诸葛瞻,但凡有好事百姓都觉得是诸葛瞻做的。】

“孔明,感觉如何?”法正在一旁,侧过身小声道。

“若非社稷之才,不必如此强求。”诸葛亮道,“各人行其事,亦是各有其用。”

“且不说引人妒忌,就说占其功,对于旁人也不好。”

法正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孔明不愧是孔明。”

“不过那是百姓自发念着你,旁人真出来解释也是无用的。”法正感慨道,“幸亏我不是那个时候的人。”

诸葛亮却是笑道,“为百姓社稷,孝直也定也不会不管的。”

“别恭维我,我可不吃你这一套。”法正赶紧打住道。

“本就如此。”诸葛亮道,“谁不知道孝直恩怨分明?”

“因一人之故,非百姓之过也。”

“百姓念着孔明你,也是证明了你做的的确很好。”法正实话实说道,“好到千年后都香火不衰。”

“不过公子那边,虽然宠信宦官,但是也是真的能放权。”

“信人不疑这方面,公子已经做的很好了。”

“也是,公子还对你说得极为相信,就是你选的人,怎么都命不长?”法正好奇道,

“……”诸葛亮。

你这话让我怎么接?

我哪知道人命长不长?

我又不是算命的。

而且这是我能管的了吗?

能长远最好,不能长远不会自己挖人才吗?

就在诸葛亮想着的时候,法正冷不丁道,“那你看我能选上吗?”

“……”诸葛亮,“那孝直想被选上还是不被选上?”

“想啊!”法正肯定道。

“……”诸葛亮,就不是很懂你这种快意恩仇的脑子怎么想的。

【那么问题来了,国力的问题是全部来源于黄皓祸国殃民吗?】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因为黄皓乱权只存在了六年,在此之前,黄皓或许有存在感,但是终究是被压制的。】

【与此同时,北伐仍旧在继续。】

【休养生息拖时间这条路或许适合坐拥中原的曹魏,但是绝不适合只有一州之地的蜀汉,蜀汉拖不得,越拖曹魏那边就越是厉害,越拖曹魏那边就越是能够休养生息,但是同样的,打也会消耗本就越发颓废的国力。】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重要收获降将,如今的大将军,和诸葛亮的儿子,一分为二,主战派,主和派,与此同时还有暗戳戳隐藏在主和派的投降派。】

【不过就结果来看主战派还是赢了。】

【原因无他,北伐从来没停过,甚至直到蜀汉末期大军仍旧在北伐。】

【即便是在陈祗这个和黄皓站在一条线上的主战派死后也是一样。】

孙乾看着跑到他这边抓住他下摆的阿斗,试图再给阿斗挽尊道,“别管怎么说,主公,你看公子还是很有进取之心,从未忘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念。”

“不过区区趋走小臣而已,看起来并未酿成大患,更没到买卖官位之类的,那个时候的公子心中大抵也是有数的。”伊籍亦是道。

“若无公子支持,怎会有一次又一次的北伐中原?”

“这个时候公子已经亲政,若无公子点头,定不会如此的。”

张飞亦是道,“国力衰退,一州之地让曹魏防守这么多年,最终如此结局,也不完全是阿斗的问题。”

【不过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迎来了伐蜀大军】

【钟会、邓艾、诸葛诞三路伐蜀,被阻至剑阁,本来都要撤军的时候,其中,另一面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就在不久之前,邓艾拿出了一款似曾相识的方案,偷渡阴平。】

【前方大军对峙,后方邓艾直接一路打到了江由。】

【这个时候的邓艾所率的魏军是什么样的呢?按照三国志记载,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粮运将匮,频於危殆,深入无人烟的敌后,还没粮了,这种情况下邓艾身先士卒以毡自裹,推转而下,这样到的江由。】

【可以想象,假如魏延这么走一遭,怕是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等着邓艾的却不是高大的城池,也不是来绞杀的将士,江由守将看着这样的魏军,二话不说的投了。】

【简直就是好不容易看见魏军,可不能让人走了,走了他上哪献城去?】

【顺便说一句,原本阴平桥头是应该派人守的,但是黄皓招来的巫鬼道人说这里不会来敌人,然后刘禅就真不让人去守了。】

刘备青筋直跳,脸黑的就跟锅底一般。

诸葛亮也是不由得双眉不展,这……

许昌。

有了对比之下,曹操感觉看自家儿子好像顺眼了一点。

虽然在那边‘欲疑天下来者之心’,但是好歹不是没有因为这件事就把守军撤了之类的。

嗯……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心情还是好不到哪里去,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不是那边投了,实际上这般的孤军深入,绝对会被人剿灭,有去无回。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看,或许就好一点的,这般迎王师,这不也说明对曹魏大军盼之又盼吗?

这么想想曹操心情好多了。

而眼见前面曹操看起来没有之前那么阴沉着脸了,后面的曹丕和曹植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事情当前,诸葛瞻领兵出战,邓艾曾以琅琊王诱诸葛瞻投降,被斩使者,只是诸葛瞻不听黄崇言,不据险而守,硬生生同名将邓艾打正面,最终长子尚、黄崇战死绵竹,时年三十七。】

【对于诸葛瞻,或许治国的能力、领军的能力都不行,他到底不是诸葛亮,但是诸葛瞻却是一样能够做到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诸葛家三代英烈。】

对于这个现在还不曾有的孩子,诸葛亮或多或少都带着几分冷静,只是听到了这里,诸葛亮也不由得沉默了一下。

虽然他并非文武全才,也没有什么天资过人,但是他却是做到了视荣华富贵于无物,兼君子之德。

【邓艾兵至成都城下,随后刘禅率文武出降。】

孙乾脸色不由得僵硬。

至于刘备?

刘备已经感觉到什么叫气血上涌直冲脑海了。

前面的那些事情已经让他这边有无数的心理准备了。

但是眼下这玩意还是再一次突破了刘备的底线!

那是成都啊!

成都!

曹仁是大将就在曾经江夏都恨不得一年,你不是什么大将,但是你好歹有成都啊!

就这么空手送出去了?!

连大军回援都不等?!

投降?!

白送?!

前面白送,你也白送?!

“主公?”赵云被刘备一个箭步绕了过去。

【后来刘禅被封安乐公,在魏国,说出了历史上著名句子,此间乐,不思蜀也,不过这就是之后的事情了。】

“臭小子,躲?!”

“还想躲?!”

“看你往哪躲!”

刘备提着剑鞘,直接追着刘禅的屁股揍。

“乐不思蜀是吧?!”

“宠信宦官是吧?!”

“信巫鬼道是吧?!”

刘禅被揍得抱头鼠窜,“三叔救我!”

“子龙叔救我!”

张飞虽然心中愤慨,但是阿斗如此,张飞也不由得面露不忍,“兄长,虽然……但是……”

【作为另一尊活化石,他能见证的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曹魏灭亡,东吴日落西山,但是这些又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他是安乐公刘禅,而非汉帝刘禅。】

【刘关张三家,其中关羽一家,伴随着刘禅投降之际,庞会尽灭关氏家。】

【关羽自此绝嗣。】

话音落下,张飞沉默了,好一会儿咬牙道,“兄长,要不阿斗交给我来教训教训。”

满眼眼泪的阿斗,在那一瞬间眼泪都忘了掉出来:????

三叔你不疼我了?!

怎么回事?!

阿斗瞪圆了眼睛,不过却是挡不住眼下残酷的景象。

再看看另一边,赵云也是欲言又止,一动未动。

“嗷!”

【与此同时,成都城外,正在和钟会对阵的大军,收到投降的消息,大将军毅然决然决定找机会复国。】

【华阳国志记载,他给刘禅去信,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而这,就是蜀汉最后一位大将军的故事,麒麟死,大汉灭,魏国降将,蜀汉意志传承人!】

【下一期,敬请期待!】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