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榜下捉婿 结束。(2 / 2)

阿瑶这里也应付完了所有该应酬的事情。

然后,

很是在家里休息了两日,实在是应付那些宴会,有些费脑子,尤其是现在,众所周知,他现在单身。

虽然婚姻大事讲究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温祖母和温母是孀居在家,本人也不怎么爱出门,尤其是温祖母年纪大了,腿脚也开始有些不利索。

这些人从温祖母和温母那边找不到突破口,可不就把注意打到阿瑶的身上来。

想着少年人,不经世事,只要吹捧忽悠一下,把人给绕迷糊了,哪怕只是个口头上的约定,他们过后也能把婚事给敲定下来。

却没想到,

任凭他们说得舌灿莲花,对方都不为所动,也没有被他们绕昏过去。

只能叹息。

其实有人想过要灌醉,却没想到,竟碰到一个千杯不醉的。

他们都趴下了,对方还好好的。

再加上仅有的几次宴会过后,对方便开始窝在家里不出门,可以说,所有的路都被解元郎给堵死了。

本来还想着磨一磨,不过阿瑶这里却也没给他们机会。

因为在中举后的第二年开春的时候,他便带着家眷,提前出发前往京城,虽然距离下次春闱还有一年多的时间门。

但有备无患。

早点过去,总是好的。

“哥哥,祖母让你快些回船舱里,说春寒料峭,船头的风也大,当心风寒。”温茹说这话的同时更是拽着阿瑶的衣摆,往船舱里而去。

阿瑶也顺着她的力道,回到了船舱,又是被温祖母和祖温母念叨了一番,让他要爱惜点身子。

对她们的念念叨叨,阿瑶也都一一的点头答应下来。

……

二十年后,

此时阿瑶已经官至户部尚书,乃是正二品大员,温母在前不久过去,他这次回来,是丁忧,即便是家中正经的主子就只有三个人,但因为有小孩子,所以带的东西十分多。

足足装了一艘三层高的官船。

浩浩荡荡,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门,这才回到豫洲颍川府。

下了船,

阿瑶一眼就看到了颍川府的知府,姓常,说起来,两人也能称一句同窗的师兄弟,盖因都在同一个书院读过书。

只是常知府比阿瑶年长十多岁,他中进士的时候,阿瑶才中了秀才。

年纪相差太大,他们压根就没有见过。

倒是不知道,这位常知府巴巴的过来,为了什么?

后来才知道常知府之所以过来,为的是自己年幼的重孙子,想让他拜在阿瑶的门下。

常知府已经是六十出头的年纪,只等着下次三年一次的考评,大约就要致仕了。他四十出头才中了进士,为官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门,汲汲钻营,也才坐到知府的位置,心里是有些焦心。

倒不是为了致仕,而是为后继无人。

他儿子和孙子都不是读书的料子,一直到现在,都还是白身,由此可见,等到常知府致仕,这常家肉眼可见的要没落。幸好常知府才四岁的重孙子,虽然年纪小,但却颇有几分聪明伶俐。

常知府打算全力培养重孙子,自然要为其尽心尽力的铺路。

刚好阿瑶回来丁忧,他可不就盘算上了吗?

老实说,

阿瑶对收徒弟丝毫没有兴趣,只是在人情世故上,他一贯都不会让人跳出刺儿来,尤其是常知府还是打着同窗之情,那么在礼节上就更不能让人挑剔了。

只说了,

让常知府先把人带过来,他先考教一番才是。

常知府听到这话,以为大有希望,忙不跌的就答应下来,并且在第三日,就带着孩子登门了。

“这孩子……?”阿瑶一看到常知府的孙子,眉头便皱了起来。

常知府一看阿瑶的表情,心中一紧。

“常大人,貌美的问一句,你这重孙的外祖家里,可是姓赵,潞城的。”

“您如何知道?”常知府一听这话,就有些吃惊的问道。

阿瑶:“那便没错了。常大人,您请回吧,这孩子我不会收的。”

“为什么?”常知府的音量陡然就高起来。

怎么回事?

“若是没错的话,您这重孙子的外祖母,应该是姓周,乃是这府城周家的姑娘。”阿瑶开口说道。

“对,没错。”常知府有些不明所以的点点头。所以,有什么问题吗?

等一下,

常知府忽然想到自己听说过的一件事,眼睛瞪大了些。

“看来您已经想到了,那我就不用再多说了。”阿瑶开口说道。

这小孩子应该是周瑛的外孙,之所以能一眼看出来,实在这孩子和周瑛生的有六、七分相似。

叫他一眼就认了出来。

常知府也没想到,这事情就这么巧,他先前还为孙子能娶了个不错的媳妇而高兴,虽然是商贾之女,但给他生了个聪明伶俐的重孙子,也就抹平她出身上的补足。

却没想到,

她的母亲,就那么巧,正好是温玉树曾经订婚过的周瑛。

这下子就真的不用想了。

回到家里,

常知府同常家人一说,常家孙媳妇也没想到,竟还有这种故事,心里陡然就对母亲生出好大的一股怨气,但却又无可奈何。

不过想到儿子的前程,毕竟拜在一个简在帝心,还是二品大员的官员之下,做弟子,可想而知,儿子的前程已经有了一半,如今却因母亲而没了。

让常家孙媳妇如何愿意?

本来她就因为自己商户女的身份而有所自卑,能嫁到常家来,一直都是她引以为傲的事情。

情绪激动之下,就写了信,发泄了一番。

而看完女儿谴责自己的信件,四十多岁的周瑛,也只能苦笑一声,想到自己这二十年来汲汲钻营的生活,眼泪不住的流下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