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选择(1 / 2)

“嘿嘿……”刘备笑了笑随即起身给刘恢倒茶。

“谢谢!”面对刘备递过来的茶,刘恢说道。

刘恢接着说道,“今天我去了一趟老师那儿?”

“哦?郑院长身体如何?我都好久没去看他们了。”刘备从桌子烟盒里拿出两支烟,递了一支给刘恢。

“挺好的。此前议论小学课本一事,你如何看?”

刘备抽了一口烟,随即说道,“华夏采取的是全民教育的考试模式,这种方式最好的一点就是相对公平。

不好的一点,就是家长和学生变得比较功利,不过,这并不怨他们,换成我也一样。”

刘恢微笑着看向刘备,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刘备接着说道,“华夏人口众多,区域差异较大,注定了考试对于大家来说公平一些。

不过,想要引导家长学生认同,只有对课本知识进行合并。”

“哦?你的想法和元放公有些像。”

“元放公?”刘备一时没有想起是谁。

只不过也不怪他,华夏年轻一辈的人很少用字了,尤其是华夏推广白话文以后,取字的人更少了,就算有些有字的人,字也会撞车。

例如:华夏司法大学校长胡昭字孔明,原华夏电力总公司负责人诸葛亮字孔明;左慈的字和陈纪的字也是一样。

“陈长文父亲陈纪。”刘恢提醒道。

“哦?陈公说了什么?”

刘恢就将陈纪的原话转给了刘备。

“大统领,我想去拜访一趟他。”刘备显得有些高兴,他没想到,陈纪居然和自己不谋而合。

刘恢有些无语,别人说卸磨杀驴,你现在磨都没有卸,就开始赶人了。

“好吧!”刘恢站起来离开了。

刘备也跟着刘恢下了楼。

“大统领,周末来家里吃饭。”临走时刘备对着刘恢说道。

“还有哪些人?”

“就是皇室长老院的几个人。”

刘恢摆了摆手,“算了,下次我请你吃饭。”

刘备也意识到了什么,他也不勉强。

刘恢的顾忌是,自己儿子刘新是华夏名义上的皇帝(傀儡),如果自己私下和一帮监管皇帝的人吃饭喝酒,难免会引来舆论的谴责,自己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

曹操从赤谷城出发,只花了三天时间就进入了赵国。

“赵国虽然也在变革,但是和华夏差距太大了。”曹操明显能感受到,赵国道路破败,房屋破败,百姓整体消瘦,和华夏到处都有胖子形成鲜明比较。

“夫君,你这要求也太高了,赵国改革都没完成,怎么和华夏能够比较?”丁氏白了曹操一眼。

进入赵国,曹操夫妇只能坐马车前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