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意图 皇后与太子。(2 / 2)

沈菡的脚下不免迟疑了几分……

沈菡这些年和太子接触的次数并不多,偶尔近距离交谈多是在随着玄烨出巡时,但也不过是打声招呼,循着母妃的本分关心几句,至多是照料一下随行阿哥们的衣食。

如果说一开始的生疏主要是为着避嫌——毕竟太子不同于其他阿哥,她照顾老三、老七可以是慈心,和太子过度亲近却难免被说是别有用心,那么后来随着他们母子与太子关系日渐复杂,这种避嫌又添上了许多政治色彩。

而虽然现在沈菡成了太子名正言顺的‘母后’,名分上看起来好像不用避嫌了。但实际上,他们‘母子’的关系不但没有变得亲近,反而愈发微妙。

虽然玄烨和孩子们的心中还对双方的友好抱有一丝‘天真’的幻想,沈菡却从始至终都知道结局。

而且即使抛开所谓的‘先知’,沈菡也不能虚伪地忽视双方已经慢慢变成敌对的‘立场’。

所以,当局势开始向着历史发展,沈菡比玄烨和胤禛都要清醒得多——没有人能够改变结局,只是或早或晚罢了。

但纵然清醒,这种敌对的立场却仍使沈菡有些复杂,也让她不自觉地从心里回避与太子接触,对无逸斋敬而远之。

玄烨却好像没有发现沈菡的犹豫,他很自然地上前牵住沈菡的手把她从凤辇上扶下来:“太子这些日子一直在帮着朕处理政务,朕想着他这么多年一直克己自持,少有玩乐,很是不易,所以也把他叫来了。”

沈菡有点儿心不在焉:“……嗯,是啊,太子是个好孩子。”

相比起沈菡的不自在,已经在朝堂历练数月的胤礽却显得十分成熟和自然,清俊斯文的面容上挂着得体却不失亲近的笑容:“儿臣问汗阿玛吉安,皇额娘吉安。”

雅利奇上前给胤礽行礼:“太子哥哥安。”

胤礽:“五妹好。”

沈菡左右看了看——在场的只有他们四个人,显然,虽然来得突然,但这是一场玄烨预设好的家宴。

只是她有些摸不清玄烨的想法——是想缓和一下她和太子的关系吗?可是最近朝中好像并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胤禛出京,太子上朝,大阿哥参政。这段时间朝堂之上关于太子党和后党嫡子之间过热的讨论已经渐渐冷下来了。

难道太子地位渐渐稳固,却越发忌惮他们母子几个了吗?

还是……玄烨有什么别的目的?

胤礽看到皇后在此同样有些差异,汗阿玛只说一起用顿便饭……

不过他面上分毫未露,看起来就像早知如此一般。

只有雅利奇乐乐呵呵,虽然太子的出现有些出乎预料,不过她的心思只在淮扬菜上,完全没有察觉父母兄长之间的暗流。

‘一家人’心思各异地走上了御舟第三层。

中庭开阔敞亮,虽是正午,但湖心微风徐来,吹拂着四周堆叠的冰山,清爽的凉气渐渐在中庭散开,不但不显闷热,反而自有一番惬意。

堂中的紫檀八仙四方桌上已经摆好了席面,冷盘、热盘、暖锅、饽饽皆已上齐。桌上还放着一把青花花果纹执壶,一把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显然一个是酒,一个是果子饮。

万事俱备,只待主人入座了。

四人依照长幼入席,从座位向下望去,能够将二楼的戏台看的一清二楚,南府众人都已准备妥当,几人甫一入席,管事看到顾问行的手势,一声令下,台上敲锣打鼓地开戏了。

鼓乐的声音一响,整座御舟随之热闹起来,三楼的席面也终于显得不是那么尴尬了。

胤礽作为晚辈,开席后不忙动筷,而是主动端起酒杯先给玄烨敬酒:“早就听说淮扬菜乃是天下一绝,托汗阿玛的福,儿子今天终于也能一品这地道的美味。”

玄烨端起酒盅笑道:“这是在怨朕头两次南巡不带你呢,放心,下次朕再去南边儿,指定不会落下你。”

说完还端着酒杯看了沈菡一眼,打趣胤礽:“你皇额娘也没能跟去呢,她都不急,你急什么?”

胤礽很自然地举起酒杯转向沈菡:“儿臣如何能与皇额娘相比……说起来,儿臣还未向您道谢,范氏有孕,儿臣院子里的人慌手慌脚,诸事不通,多亏皇额娘悉心照料,处处妥帖。”

沈菡已经调整好了状态,笑着端起眼前的茶盏:“都是一家人,太子不必见外,只是我不便饮酒,以茶代了,还望太子不要介怀。”

胤礽忙道:“那是自然,皇额娘是孤的长辈,自便就是。”说完率先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有话题开了头,场上的气氛瞬间缓和许多。

沈菡顺着胤礽的话关心了一下范氏的身体,又叮嘱了一些孕妇注意事项,胤礽耐心地听着,面带感激地记下。

聊着聊着,胤礽竟还主动回忆起了小时候与沈菡仅有的几次近距离相处:“儿臣记得有一年汗阿玛带我们几个大的去南苑围猎,那时候我还年幼,一路上多亏皇额娘照料。”

彼时他还很小,还在……深切地想念着他的额娘。

当他初次见到‘德额娘’,见到她对老四那样的温柔体贴,轻言软语,脉脉温情,几乎就是他心中‘母亲’的模样,那时的他……是多么向往。

胤礽清楚的记得,曾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他偶尔会偷偷地幻想——要是‘德额娘’也是他的额娘该有多好。

结果现在德额娘真的成了他的‘额娘’,可是实际情况却已经和当初他的想象完全不同了……

沈菡没想到太子竟然还记得这件事,那实在太久远了,不过她多少还有点儿印象,当年胤祉和胤禛刚刚开始学射箭,好像是偷着出去打了只兔子还是獐子的回来?

胤礽笑道:“是,是打了只兔子,儿臣当时看他们偷跑出去打猎,心里还很羡慕呢。”

只是他从小就谨记着自己的储君身份,并不敢做这样出格的事。

提起胤祉和胤禛,胤礽捏着手中的青花小酒盅对沈菡道:“说起来,四弟去山东也有几个月了,皇额娘心中想必很是记挂……”

沈菡一时摸不清太子的意图,只能先顺势应和:“是啊,他们两个年纪都不大,又都是头一次出远门。”

她当然记挂,只是这与太子有何关系,为何要突然提起?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