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配合 后顾之忧。(1 / 2)

大福晋的处境太后多少也知道一些。

原本大阿哥这些年一心只求嫡长子, 弄得宫里宫外人尽皆知,嘉慧却至今只得两女,心理压力已经很大了。

如今太子妃这一进门, 又将自从嫁进来后就没遇见过人际难题的大福晋衬得“不作为”, 一下子就把大福晋推进了两难的境地里。

太后叹了声:“是, 嘉慧也不容易。”

沈菡点头, 嘉慧现在的状态其实已经有些慌乱了。

“她现在每次和其他人一起来我这儿请安都小心翼翼的, 话也不敢随便说,每说一句都要看其他人的脸色。”

嘉慧是既不敢抢了太子妃的风头, 又不敢丢了大阿哥的脸, 左右为难,不过数月,竟然憔悴了不少。

太后听明白了:“怪不得你这些日子总带着她们几个转悠,合着是想帮着大福晋调解一二?”

沈菡伸手给太后续了杯茶:“也不单是大福晋, 太子妃这个孩子吧, 也太紧绷了。”

沈菡观察了她几个月, 原以为她在园子里住一住, 时间长了也就松快下来了。

可也不知石家到底是怎么教的人,怎么把一个才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教得这样老成板正?

老成这个东西是教能教出来的吗?那是在岁月中一天天练出来的。

强行让一个年轻人领会这些, 旁人看她只会觉得奇怪别扭, 觉得她心思深沉,不好亲近。

虽说太子妃这个位置是有点特别, 处事要谨慎一点, 可也没必要谨慎过头,把宫里当成龙潭虎穴一般。

沈菡自己还是皇后呢,也没这样‘不敢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的。

太后想想这些日子太子妃的行事, 摇摇头:“这孩子是叫家里给教偏了,石家原本就更偏向汉家,教导子孙也是汉人那一套来法,可不就把好好个姑娘给拘成这个样子了吗?”

谁说不是呢。

沈菡对太子妃没感情,原本也不太想管这些事,可一来大福晋一向孝顺乖巧,二来,她俩要是处不好,下面的弟妹也难做,园子里的整体气氛也容易受影响。

最重要的是,这虽只是妯娌间的一点小摩擦,但任由她们今天你送个菜,明天我送个汤的搞下去,万一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把大阿哥和太子给扯进来……

沈菡靠在太后身侧撒娇:“皇额娘最是慈和,孩子们对着您不紧张,对着我才是真的紧张呢。您带着小辈们经常聚一聚,教她们些道理,慢慢地,这些年轻人自然也就亲近起来了。”

等到太子妃多参与几回集体活动,慢慢也就明白了,实际上她身上那些枷锁都是她自己给自己套上去的,只要她的处事不再那么拘谨,大福晋也就慢慢跟着恢复正常了。

太后心里本就没有多排斥,闻言哪里还会推辞,捧着沈菡递过来的茶盏,笑着答应了。

延爽楼位于中宫(寿萱春永殿)的北边,只隔两道清溪夹一道土山,西北边儿就是前湖。

从清溪书屋溜达过去也不是很远。整座建筑横楼面阔九楹,叠架三层,是畅春园内最为高大宏伟的一座建筑。①

沈菡给几位福晋介绍:“这儿原本是清华园挹海堂的一座旧楼,后来内务府雷家在原本的楼基上重新改了改设计,又往上加了一层。”

楼层高了,视野也更好了。

登上延爽楼的最高层,将四面窗户全部敞开,畅春园的景色尽收眼底,碧树丹花,连园子外的丹稜白莲和玉峰塔影也清晰可见。①

南北湖中的湖心小岛上或飞或栖着无数珍贵的鸟兽,绿孔雀、蓝孔雀、鸳鸯、鹭鸶......

沈菡指着延爽楼的正前方:“那边儿是牡丹园,现在花期过了,往年每到四五月份的牡丹花开的时候,那里的景致都是这园子里最好的。”

玄烨经常会邀请臣子一同游园,牡丹园的景致在整个京城都是很出名的。每年到了花期,姚黄魏紫与各色芍药争奇斗艳,园里还有不少珍贵罕见的绿牡丹,更是引得众人每年竞相观赏。

今年花期来得早,恰在太子妃嫁进来之前,四月二日的时候,玄烨叫了陈敬亭、张英等几个近臣,到牡丹亭后面,延爽楼旁边的瑞景轩赐茶赐食。之后君臣几人又去了牡丹园泛舟赏景、写诗作画。①

沈菡:“今年你们都没能赶上,等来年花期的时候,我带着你们过去赏玩。”

宁楚格和董鄂氏都很高兴,她们在家里可见不到这样的景色。

原以为嫁作皇家儿媳后,要更加规行矩步,没想到皇后娘娘待她们还是这样宽和,一点儿都不拘束她们不说,还领着她们满园子玩儿。

宁楚格和沈菡最亲近,性子也最开朗,此时听完挽着沈菡撒娇道:“额娘,那秋天冬天有什么好玩的吗?”

“秋天山上有枫叶,园子里种了可多,过几天就红透了,到时候咱们去山上赏枫叶,喝菊花酒。冬天南北湖都会结冰,冰层很厚,也有可多好玩的,就是有点儿冷,出来玩得多穿点儿。”

滑冰、坐冰车、冰嬉、冰球、冰灯会......反正只要想找乐子,总是能找到的。

董鄂氏在旁边静静听着没说话,但心里也跟着期待起来。

大福晋见一旁的太子妃还在端详牡丹园,心里忖度了片刻,最后鼓起勇气主动开口道:“殿下喜欢牡丹园?”

太子妃刚才在出神,听到问话惊了一下,侧头一看是大福晋,多少有点尴尬:“嗯......我只是见那里好像是前朝的区域,在想咱们也能过去吗?”

又想起刚才大福晋叫她殿下,连忙小声道:“大嫂不必这样客气,叫我淑慧就行了。”

“淑慧?”这也是个汉名。

“好巧,我的闺名中也有个‘慧’字呢,我的闺名叫嘉慧。”

嘉慧指着那边的牡丹园给太子妃解释:“那边虽是前朝的区域,但园子里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限制。除了九经三世殿那边咱们不能过去闲逛,其他地方倒不大要紧。皇额娘不管待咱们还是待宫人,都是极和蔼宽容的,便是小宫女们不当值的时候,也能就个伴儿过去赏一赏花的。”

太子妃也感受到了大福晋亲近的意思,连忙接话:“原来是这样,不是大嫂说,我都不知道这些呢......”

两人在一旁你一言我一语,带着一点生疏慢慢交谈起来,附近的沈菡等人自然也都看到了。

太后笑着和沈菡说悄悄话:“你看,我就说她们都是聪明孩子,再不用咱们多操心的。”

皇家选人就少有走眼的时候,那些心肠毒辣的女子,除非她有千百般的聪明会演,哪里逃得过上头人的眼睛呢。

沈菡:“是啊,都是好孩子,看她们这样我就放心了。”

另一边的三福晋和四福晋也看到了,凑在一起说话。

她们两人的处境很相似,一嫁进来都发现头顶上两位嫂子的关系有些微妙。

董鄂氏小声对宁楚格道:“你不知道,你进来之前,我其实可慌了呢。”

她进了园子大概三五天就发现这件事了,然后就陷入了纠结中,既不好跟着掺和,也不能干看着无动于衷,怎么办呢?

“我那会就可盼着你快点进来,我好有个人商量商量。”

四阿哥和她们家三爷关系是极好的,而且四阿哥是皇后娘娘的亲子,四福晋嫁进来,肯定能得到皇后娘娘更多的指点,到时候她跟着四福晋学就行了。

董鄂氏就在家里盼啊盼,一边心惊胆战的看着大嫂和太子妃给帝后进孝心,一边什么也不敢做,数着日子盼着四阿哥和四福晋大婚。

果然四福晋嫁进来后她就有参照了——四福晋没动静,一点儿都没掺和。

宁楚格也小声和董鄂氏说话:“我进来也发现了,不过额娘说了,不叫我掺和。”

宁楚格不比前面三个嫂子有那么多顾忌,她和沈菡关系可亲近多了,发现问题直接就去请教婆婆了:“额娘,您看我怎么做才更合适呢?”

她这样直白亲近地过来请教,叫沈菡很有一点惊喜——哎呀,这姑娘果然很对脾气呀!

沈菡也完全不藏私地指点她:“你不要管,也不要跟她们学,你是最小的,这时候最好就是低调点。”

沈菡给宁楚格分析大福晋和太子妃各自的处境:“她们俩这是身份和位置所迫,不得不如此,但你和三福晋要是再掺和进去,这味道就变了。”

而且沈菡估摸着现在三福晋也正在观望:“你们俩都不掺和,安安静静地,慢慢她们就醒过神来了,可你俩要是跟着也这么干,以后这园子里可就再也消停不了了。”

你卷我卷大家一起卷,什么时候是个头?

沈菡让宁楚格安心待着,只要她和三福晋两个都不动弹,就没人会去指摘两个人。

三福晋听完心里长舒一口气:“太好了,我可终于能安心了。”

今儿的集体活动举办的十分圆满,虽然福晋们都不会包饺子,但沈菡又不是真为了吃这几个饺子,图个热闹有人气罢了。

不会更好,大家你教我,我教你,看着对方也和自己一样笨手笨脚,手忙脚乱的样子,岂不更有趣一些?

玄烨今晚回来就见菡菡哼着没听过的小调,一副心情极好的样子:“今天玩得很开心?”

沈菡高兴地过来搂住他的腰,抬起头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笑:“快夸夸我,我可是成功把老大媳妇儿和老二媳妇儿给调和好了!”

玄烨捏了捏她的脸:“哦?这么厉害啊,快说说,怎么做到的?”

“两个姑娘其实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又没什么原则上的矛盾,不过是缺了点儿沟通……”

她唠唠叨叨、嘀嘀咕咕了一大堆今天的事情:“儿媳妇们都不会包饺子,包的歪歪扭扭的,还好馅儿是我调的,味道还不错,能吃。不过她们看着自己包出来的饺子都还怪不好意思的。”

沈菡偷偷和玄烨笑:“瞧着吧,我估计今儿她们都得回去悄悄学学,下次再包肯定漂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