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厚望(1 / 2)

安抚完了文大人之后,周律心情沉重。

他本以为自己进去官场之后,会遇到一群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同僚们,结果……不提也罢。

虽然他的确想将朝廷的马养好,但像如今这样被寄予厚望,周律还是有些压力在身上的。

看来这阵子不能混水摸鱼了,势必要拿出真本事来。

待文大人去瞧大夫之后,王宇见周律一脸凝重,便走过来道:“大人放宽心,千万别多思多虑。文大人就喜欢说这些话,他对太仆寺每个人都说过。”

什么?!

周律惊住了,语调都比平常高了不少:“每个人?”

“是啊,但凡太仆寺来了一个新人,文大人都会握着他的手殷殷交代,说的话与方才同您说的那些没有什么差别。下官过来的第一天,也得文大人叮嘱了一番。当时听来心绪澎湃,许久不能平静,不过三五日后摸清了大家伙的脾性,更知道文大人的个性后,也就没有把那些话当一回事了。反正这话每年都得说好几遍,从来也没见效过。就算养不好马,真丢了人,也是没办法的事。”

周律只觉得一言难尽。

亏他方才还觉得心里有压力,原来类似的话,文大人对每个人都曾说过。

文大人,果真个性鲜明。

王宇继续侃侃而谈:“您在这呆久了就知道文大人的性子了,他最喜欢说这些鼓动人心的话,听起来叫人振奋,可也只振奋那儿一会儿,认真计较起来显得太不切实际了。

若马儿真的那么容易养,怎可能到现在仍旧没有起色,还累得咱们被朝中同僚瞧不上,甚至都打上门来折辱。九寺五监里头,也只有咱们地位最低。”

想起往日的屈辱,王宇说着叹息一声:“只怕三月后的大祭,又免不了要吃一顿排头了。”

周律摩挲了一下指尖,下了决定:“劳烦王大人领我去牧场。”

“现在去?”

周律颔首。

王宇虽然为人丧气了些,但行动力还是有的,立马让人叫来了马车。京畿道牧场处于京城北边的郊外,那儿水草丰茂,有大片圈好的草场,正适合放牧。

京畿道牧场的副监汪水早知道他们这儿要新来一位大人,今儿见到周律前来巡视,也是毫不惊讶,态度毕恭毕敬,凡事周律问起的,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汪水可不觉得他们这牧有什么好排外的,放眼看看便知了,他们这马场就只这么一千余匹马,且都不是什么好马,养了这么多年还是这副德性,别说他们了,就连圣上其实都已经放弃挣扎了。

见周律要折腾,汪水无有不应的,都敞开了手让他折腾。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若不折腾,他反而要不安了。且周律再折腾他也是不怕的,反正没有比现在更糟糕了。

周律沉下心,越看越觉得糟心。这牧场,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周律先是看了牧草,发现喂马的草都是牧场中灌溉的草,立马蹙了蹙眉。

王宇心细地问道:“可是草料有什么不妥?”

“这是牧场的草吧?”

汪水点头:“正是,昨儿刚割的。”

周律叮嘱:“喂马不宜用牧场的草,明日起改换成牧场以外的草。”

过度放牧灌溉出来的牧草,其实并没有多少的养分,其中还或多或少的掺杂了一些动物粪便,不大干净。

汪水都没问缘由便欣然接受:“行,明日便换。”

周律指着堆放在另一处的干草问:“还有这些干草,肉眼可见的掺杂粉尘和污垢,怎么还能喂食?”

汪水立马说:“那就丢了。”

反正草料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他们这儿要多少有多少,这批不能用,再弄些新的就是了。

周律又问起了他们是如何给马添加草料的。

汪水道:“长大了些,自然就会添些草料。”

周律叹了一口气,他这辈子所叹的气大概都在今天叹完了,他更正道:“增添草料需得看马儿的体重,不能看外观,喂食也有讲究。”

说着,周律拍了一下马厩里一匹圆润得不像话的马:“这匹比这寻常的马肥了些,就得减少草料中的干草,换之用禾木科甘草,譬如小麦和稻米。”

汪水听他说的头头是道,不由得有些疑惑了。这位究竟真是养马的好手,还是他随口这么一说为了立威的?

然而不管是哪一样,汪水都懒得去深究了,他只负责照做,至于结果如何,自有旁人替他担着。所以周律不管说什么,汪水都是连连点头,口中说“好”,“没问题”,“马上就办”。

周律又逛了一圈,将这牧场里头的马看得七七八八,不出所料,确实都是一些歪瓜裂枣,只有一部分还算能入眼,不过跟他之前养过的凌云比,依旧差之多矣。

汪水说,这牧场里头的马先前还引过大宛马的血统,一开始还有几批成色好的,后来一年年过去,全然看不出大宛马的血统了,又便成了大梁马。

周律对此心里门清。

哪怕是凌云,若在繁殖几代,也会变成这样样。大宛马不能一直用来繁殖□□,而在繁殖的过程中,这些杂交出来的马会一直跟大梁的本地马融合,其本身优良的性能也会逐渐下降,最后与大梁马趋同。

周律将原理介绍一遍之后,汪水皱起眉头:“那若是这样,岂不是永远也没办法改良大梁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