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放榜(1 / 2)

巳时一到, 院门从里头打开。

众考生一字排开,从守门的军官那里取到号,相继入院。没有人敢插队, 两边都是带着刀的衙役,凶神恶煞,忒吓人。

一时无话, 众人进门之后,便见一块石块铺成的宽阔的空地,中间搭了一个台子, 台子里头挂了一道帘幕,里头设了桌椅坐席, 能够透过帘幕看清周围情况。那里面似乎有几个朦朦胧胧的人影,众人猜测,兴许是他们那位新县令。

考场如网格一般, 每一个占地都极小, 三面隐蔽, 只前面是大开着的。考生们按着号码进了自己的号房, 稍稍休整了片刻,便领到了自己的纸笔。

一时, 又有衙门的人在高台上高唱考试规则, 声音鸿亮似钟, 所言甚多,但究其根本无非是四个字——不得作弊。考场舞弊可是重罪,若是情况严重可是要坐牢的。

虽说这惩罚吓人, 但他们在来之前就已经被搜了身,藏着些小动作的都已经被拦在外头,剩下放进来的, 基本也没什么可抄的了。

宣读完了之后,试卷方才发下来。

一共三份试卷,考生根据当时报名的时候勾选的科目不同,而被分配到不同的试卷。

卷子发下来之后,考场上再无动静,唯剩下细细簌簌翻阅的声音。

周律坐在帘子后,开考之后才侧过身,同主位上的温廷善道:“这是头一次开考,一切流程从简,行事难免也粗糙了一些,大人就将就着看吧。”

周律是谦虚,可温廷善是真觉得,这凭借考试选取人才的法子当真可行。

若是来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统一考卷,统一选拔,统一标准,不论出身高低皆以成绩论英雄,那天下所有的大才者都能通过科考应试、入朝为官,岂不比如今这恩荫制来得公平?

温廷善已经打算今日回去之后留下一人在此地学习,学成之后,往后凉州选吏也按照此法。

温廷善自然不会想要一口吃个胖子。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徐徐图之,温水煮青蛙,否则,朝廷那些人多半又要跳脚了。

因考卷内容并不算太多,考卷虽然有三份,但是每个人只用做一张,一天的时间尽够了。为禁止作弊,县衙准备了午饭,午饭不过一碗肉汤,两张饼,以食用顶饱为主。

周律本意是不想让他们饿着肚子,不曾想他这一举动,却收获了不少好感。

不少考生本来都以为今日要饿着肚子做一天的题,哪里知道县衙竟会这么贴心,要是搁在从前,这些东西根本想都不敢想。自从这位新县令上任之后,似乎新鲜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

傍晚时分,衙役们敲着锣提示诸位止笔收卷。

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是在面对衙役的时候,没有哪个敢护着自己的卷子不让收。一开始读规矩的时候便已经说明了,若是时辰到了还落笔,等同于取消资格。

谁也不想无功而返,再者,这年头寻常百姓还是惧怕衙役的,毕竟他们身上都还带着刀。众人直到被收了卷子,依次被放出考场的时候,才看清楚那帘幕后面坐着的人——一个极年轻,极俊朗的公子,还有一位蓄意短须,儒雅端方的中年人。

这公子他们知道,这会儿谁不知道新县令年纪轻?可那位看着比他们周县令还要厉害的人是哪个?

出了院子,众人开始聚在一块议论起来,如此方知,原来那位大人竟是凉州知府?!

知府大人亲自过来监考了?

他们何德何能!

众人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惊讶得合不拢嘴:“这话说出来都没人信,知府大人竟然会亲自过来监考,咱们有这么紧要么?”

有人便聪明一些,猜到了用意:“紧要的不是咱们,是这场考试。”

但总而言之,自己跟这场考试受到了重视,总归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县令大人在他们看来就已经是大官了,知府大人那就更是了不得的大官,好些人考完之后,回家还拿着这件事情吹牛呢,仿佛自己进去考一场试,便是多么了不得的事情。

周律请过来的阅卷官动作也快。几百份试卷被分好类后,便由各自的阅卷官批阅。为保证公平起见,每张试卷要阅三次,这工作量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但即便如此,两天之内也都尽数完成了。

剩下来便是排名了。

第三日,在众人毫无预料的时候,衙门前头的粉壁上被上忽然贴了几张红纸。

众人凑过去一看,原来上面竟是考中的榜单,从一到一百依次排开,上面的人名籍贯写的清清楚楚。

这还了得?衙门怎么不声不响地就办好了一桩大事儿。

不少人在上头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名,立马呼朋唤友,叫来围观。先前参加考试的人得知情况,顿时从四面八方赶到衙门外。后来因为看榜的人实在太多,衙门不得不出动一批衙役过来镇守,以免发生踩踏事故,到时候喜事变丧事,可就不好了。

所有人都在绞尽脑汁往前挤,有的是真着急,有的纯粹是看热闹,就算自己没有去考,身边总有一两个认识的过去考了,这会儿也忙着进去看中没中。

偶尔有几个挤到前面的,从头到尾看一遍也没见到自己的名字,大失所望,甚至直接落了泪。

又有人指着自己的名字,欣喜若狂:

“我中了,我考中了!我是最后一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