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使臣(1 / 2)

几个人被无情的忽视了。

衙役机灵, 碰到周律的时候还拿这件事情当做笑话,说与大家听。

周律早就料到会有这样一天,一点都不奇怪, 反而是吴老三他们愤愤不平:“活该!让他们一开始那般眼高于顶, 就这样还想进去赚钱, 做梦去吧。”

还真以为县衙是他们家开的,想怎样就怎样?

李主簿道:“他们前两日似乎还求了杨县丞, 只是杨县丞并未应下,遂又求到我跟前, 见实在不行, 才来县衙孤注一掷,看来, 是真的想赚钱想疯了。”

也是, 如今集市入驻的那些人都赚得金盆满钵, 谁能不动心?

可动心了, 有用吗?

周律表示没用。

“这样的人往后也不必理他们, 若是他们再来县衙,直接赶出去便是。”周律既没有功夫同这些人缠斗, 也不愿意见这些贪得无厌的人。又不是真的缺钱,纯粹是贪得无厌。

刘乡绅当初给他的第一印象就不是很好, 这些人又对着刘乡绅面前马首是瞻,实在很难叫人喜欢。且如今,周律也没心思应付他们。

他今日带人出来, 是为了看这马球队训练的如何了。

周律在太仆寺就带出了一支所向披靡,意气风发的马球队,如今来了这昌平县,他也如法炮制了一通。虽然比不得在京城里头的那一支, 但这已经是他尽力的结果了。

按着周律的审美,选择几乎都是年轻人。生得固然好看,却没有李况姜彦舟他们那般出众。不过西北这边的年轻人,身上有一股独特的生机与蓬勃的力量,看起来别具美感。

因为是打的表演赛,所以周律训练出了两支队伍,又从西北马场里头挑选了二十匹好马。

这二十匹马被挑过来之后日日精心喂养,如今已经壮硕了不少。

上回温廷善大人前来查看的时候还感慨道,不愧是周律养出来的马。都是一样的马种,偏偏从他手里养出来的就格外不同。从前他总是会听到旁人夸周律擅长养马,彼时温廷善尚且不信,觉得周律实在年轻,传言大概有夸大之嫌,如今看来,分明是他坐井观天了。

莫说温廷善了,就连吴老三这些日日见到马的,也觉得神奇:“若不是亲眼看着它们长成这样,我还真不信这是从咱们马场里头走出来的马,个头都快赶得上大宛马了。”

周律失笑:“待你看到真正的大宛马,就不会这么说了。”

“难道还真比咱们好上几倍?”

周律深沉地道:“自然。”

马种的好坏,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的清楚的。大宛马天生就比他们大梁的本土马要优秀,若是不配种改良,大梁马世世代代都会是那个德性。这也是周律为什么如此重视互市的原因。

看过了马球赛,周律又去巡视了一番集市。并且单独吩咐让人带话给富商们,今日出门,其它不提,一定要显贵气,怎么贵气怎么来。

确保一切无虞之后,当天下午,回纥的使臣也终于抵达昌平县。

温肃知是跟着他们一道过来的。

原本敲定好各项事由后,温肃知便想着提前回来复命,结果那些回纥人为了自己安全,愣是不放他走,要让他跟着使臣团一起南下。

他们担心大梁有诈,所以逮着不放人,想要同行。

温肃知虽觉得他们疑心病重,但是为了两国邦交着想,只能随他们去了。

一路上,温肃知也同这些使臣团里头的人混了个脸熟。

抵达昌平县之后,便有衙门的人过来迎接。又说他们家县令已经在集市准备了接风仪式,晚间县衙还设有晚宴,请他们先去客栈休息片刻再来。

众人依言,前去了客栈洗漱午休了一番,下午略吃过东西垫了垫肚子,便又出发去集市了。

其实赶了这么多天的路,众人也累了,但他们实在好奇这大梁的关市究竟是什么模样。

集市设在郊外,也只有郊外才有如此大的空地。

回纥使臣为首的叫贯云石,也是回纥王廷里头响当当的人物,他此次南下,既然是为了做生意,也是为了打探虚实。

贯云石一路走来都在打量,这两侧并不缺行人,直到去了郊外依旧行人众多,按理说,这郊外纵然有集市也不会这么多人。等到了地方后,又看见密密麻麻一群人正围在草场上呐喊喧嚣时,更是惊讶。

贯云石问温肃知:“贵国这集市一向热闹?”

温肃知心道哪里能够,依照昌平县的体量,断不会有这么多的人。

不过这些话就不必给回纥人说了,温肃知闭着眼睛胡扯道:“使臣大人不必惊疑,这凉州的昌平县向来富贵,百姓素喜热闹,所以才显得这集市有几分人气。”

几分?何止,他们的王廷也没有这么热闹得地方。贯云石又听到一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心里震撼,却是下意识地走了过去。

周律早带领着人在此处等候。

贯云石本想去一探究竟,结果半道上就被拦住。拦住他的还是几个年轻人,中间那个更是年轻得不像话。

温肃知虽未见过周律,但却能对得上,故而同贯云石等人引荐起来。

回纥使臣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年轻的家伙竟然是这里的县令。使臣里头有上回去京城的,一眼便认出了周律,只是虽然认出,却没点出来。

从前是京官,如今是地方官,也不知道这位周大人几个月之间究竟经历了什么。

周律不通回纥语言,只能让温肃知代为翻译。不过为了这关市能长久地开下去,周律表示,翻译的时候可以稍微夸大一点。

温肃知便是明白,转而对贯云石他们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