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授课(1 / 2)

“这字, 挺好。”苏音细细地望着纸上的两个字,心中思衬,圣上应该是对夫君抱有跟大的期待, 盼着他能成为辅臣,所以才赐了这样的字。

苏音感慨于圣上的贴心:“原本还想着, 若无长辈赐字到底不像话, 好在如今总算是如意了。”

周律握着她的手:“总归是我送上去的那些猪起了作用, 回头得好生感谢一番杨县丞, 这回若不是他,我也不能在京城大出风头。”

苏音诧异:“还有这样的事?”

“喏, 你瞧。”周律将整封信递交给她, 跟她解释了前因后果。托了温兄的福, 他这养猪的办法被写在了吏考的题目上,如今京城已经传开了, 圣上还特地新立了一个衙门, 照着圣上那急迫的架势,只怕要不了多久,便能在整个大梁境内推广开。

猪不像牛羊,牛羊还得吃草, 需得旁边有草地才行, 猪可以完全圈养, 又是杂食动物,在哪儿养都可以。

至于如今百姓不爱吃猪肉, 那也不是什么问题。

他们不爱吃,全是因为猪肉太臭,且价格又稍高了些,百姓觉得不好吃, 也吃不起。可用他的法子,不仅口感能够改善,价格久而久之也会下来。物美价廉,自然不缺喜爱者。

周律猜测:“我估摸着,要不了多长时间京城便会派人过来学习。听闻如今的外务司由六皇子负责,兴许,六皇子会亲自过来一趟。”

苏音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竟然六皇子可能会过来,那么十二皇子……

苏音赶紧摇了摇头,她究竟在想什么?十二皇子年纪这么小,又素来得宠,圣上怎么会愿意放他离京?

等周律问她为何心事重重,苏音也只说自己没事。

说是没事儿,眉头却还蹙着,周律看不下去,替她抚平了眉头,跟哄小孩子似的。

不过也不小了,他快要及冠了,他娘子也快十八了吧。娘子是年前生日,不知不觉,也快要入冬了,入冬再过几月,便得过年了。

苏音也就想了一会儿十二皇子,知道这件事情不大可能发生后,苏音便强迫将注意力移到别的地方。

周律新建的那个养猪场这些日子弄得有声有色,羊毛厂的那些姑娘们看得心头火热,不肯服输,于是绞尽脑汁,又弄出了羊毛衣裳。这羊毛衣裳作为里衣穿在里头,又贴身又保暖,只是这玩意儿比那羊毛毯子还要金贵,非得要手艺活特别好的姑娘才能做的出来,一天也做不成几件。

苏音便得了两件,穿在身上暖和极了。她夫君却反应平平,只赞这些姑娘们聪慧。

苏音原以为,那些姑娘们应该会尽早将这衣裳卖出去,不想她们竟然真能沉得住气,一直没开口说要往外卖。

刘月盈似乎对这衣裳的手艺还不满意,一直都在调整。这精益求精的性子苏音很是欣赏,也并不打扰她们,毕竟,这工厂说到底是她们自个儿的。工厂那边又有了新的动静,苏音自己也觉得不能落后了。身边的姑娘们一个赛一个出众,她这个县令夫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比旁人都差。

她有了主意,决心将这暖室的法子交给众人。

周律由着她折腾,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全凭苏音高兴。多折腾折腾总不是坏事,这冬日种菜若是真弄得起来,可以趁隆冬时节大挣一笔。

在县城挣是没有必要了,县城没有这么大的体量,到时候可以把这些菜全都收上来,由县城出面,直接运到府城去卖,必能卖个好价钱。

因考虑到昌平县百姓家中家贫,无以负担种菜的费用,苏音只能将原来的法子一减再减,最后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但是已经算不错了,寻常的白菜还是能种出来。她教授的时候,是召了一些人前往县衙的官田学习的。

连富贵出身的邓氏跟近日风光正盛的杨夫人也都跟了过来,她们俩虽然不会种菜,但却一左一右牢牢地占据在苏音身旁。

苏音不管说什么,她二人都牢牢地记下了,且出声附和,甚至几次都动手亲自过去试。邓氏挖得起劲,不管是施肥还是浇水都没嫌弃,纵然沾了满手的泥都一点不在乎。她在动手,旁边动静也不小。

邓氏抬头看了一眼杨夫人,发现对方比自己还要拼命。杨夫人似有所感,抬头看了一眼,只这一眼,邓氏便知道,这位也是同道中人。

应当也是家里老爷不争气吧,同是天涯苦命人……

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贵夫人,到了苏音跟前,却一点讲究都没有。

她们都如此,边上出身稍微差一些的便更放开了,学的都很是认真。她们也没有别的指望,就盼着自己早点学会,早些种出菜来,回头给家里多添一份进项。冬日里头,嫩生生的白菜,不用想也知道根本不愁卖。

苏音愿意教,下面的人愿意学,事情进展也就格外顺利。

授课结束之后,邓氏没有离开,杨夫人也没走。她二人一个是官夫人,一个是商贾夫人,本没有什么接触,更没有任何交情可言,但今日相处下来,却忽然有了种惺惺相惜之感,哪怕方才她们甚至都没有多说一句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