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饶州 一群摆烂的同僚(1 / 2)

“子辅应当启程前往饶州了吧?”

萧琰听他父皇问起, 便想起前两日周兄给他寄过来的信,道:“应当是今日启程的。”

当今想到饶州如今的情况,又忍不住期待起来。他本想给周律寻一个富贵之地, 可周律自己不愿,说是丰饶富贵乡谁都能治理的好, 便是做出了成绩别人也只道他沾了地方的光。不如去个地界一般的, 如此京城的是非口舌才能少一些。

周律这番话,说得当今辛酸异常。

他好好一个忠心不二又贴心的大臣,却被京城里头的流言蜚语逼成什么样。便是他想给一个肥缺,人家都不敢要。多少年才出一个正经做事又能力过人的,结果朝政那群窝囊废竟然容不下他。

当今气得牙痒痒:“若是能让朝中那些人也下放到地方做个县令,倒也挺好。”

这话题跨度未免太大,萧琰一时看不懂他父皇的思路。朝中自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否则朝廷便乱了,但他却在皇宫呆不了多久。

年前也就这段时间, 天气稍稍好一些, 来日天寒地冻, 车马难行。可若是年后再走, 又赶不上播种的好时节,所以萧琰安顿好了吴老三等家人之后,便又马不停蹄地想赶往福州等地, 前去推广南瓜。福州偏远, 且大多都是不毛之地, 放着不用实在浪费,不如都种南瓜吧,还能给百姓多挣些口粮。

当今知道他这个六儿子是个做实事的,他愿意在外辛苦, 当今也不会扯他后腿。

这推广南瓜一事,老大跟老二也想沾光,不过他们选的地方都太好了,好到当今心里对他们多了几分轻视。

这样富贵的地方,也轮不着让他来推广南瓜,真要有心于社稷何不去东北呢?那边才是真正的贫瘠之地,才真正需要南瓜这样的宝物。心不诚,当今也不愿意让他们掺和,直接将他们打发了,仍旧把这个重任交给萧琰,气得大皇子跟二皇子又在背后怨恨他们父皇偏心。

不多日,萧琰考察完了弟弟的功课,便又领着吴老三等人前往福州开荒去了。

他动身的时候,昌平县的新一任县令,也终于抵达了县衙。新县令出身并不低,现任丞相刘子度的儿子。虽与周律未曾蒙面,可刘丞相却跟昌平县颇有渊源。昌平县不同于别的县,刘家长子既然要资历,当今就给他这份资历。就当今所知,昌平县如今一切都被周律布置妥当,只要不是个傻子,就能将这摊子事情料理好。当然,料理好跟料理极好还是有所区别的,当今也想看看,刘家这位刚出来的长子究竟有没有能耐,能不能像他父亲一样脱颖而出。

刘松年也不是真正初出茅庐,他好歹也跟在他父亲手下做了这么多年的事情,不至于什么都不知。昌平县的情况,他事先已经打听过了,知道前面那位承平侯是个有能力的,将昌平县治理得很好,也颇受民爱戴,县衙更被箍得如铁桶一般。如今承平侯虽然离开了,但是县衙里头估摸着都还记着他的好。

他顶了承平侯的职位,兴许该受一段时间的不待见。

刘松年倒也不在意这些,他相信只要用心,早晚都能收服这些人。最多,初至之时受些冷遇罢了。顺利抵达之后,刘松年望着周边的环境,微微诧异。这昌平县虽然偏远,但周边街道乃至县衙似乎跟偏远扯不上关系,反而透露着一股旺盛的生机。县衙几经修缮,如今也平添几分气派。比上不足,比下,却绰绰有余了。

等刘松年进了昌平县县衙后,又错愕地发现,满县衙的人都提前得知了消息,在此处等候。

县衙上上下下一百来号人,几乎将院子都挤满了。

李主簿带着县衙所有的人,客客气气地迎来了他们的新一任县令,且牢记周大人的交代,态度毕恭毕敬:“下官昌平县主簿李恩傅携县衙众人,见过刘大人。刘大人一路辛苦,不知您是先进县衙瞧瞧,还是我先领着您去官舍安顿?”

周大人临走之前反复交代,县衙之人如何对他,就我如何对新任的知府大人,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怠慢,李主簿等人也是完全遵照周大人的意思行事。

刘松年扫过众人。

这里面有年逾四十的中年,但更多却是青年。从他们身上,看不出一丝排斥,相反,他们对自己的到来反而挺欢迎的,这已叫刘松年受宠若惊。

刘松年想了想,道:“先将行李送到官舍,再去县衙吧。”

李主簿笑着应下,又让众人散开各自回去做事,自己跟杨县丞等人则领着刘松年一家去了官舍。

刘松年想起方才见到的那些人,笑着说:“咱们县衙的人仿佛格外整齐一些。”

李主簿立马回道:“大人说得不假,我们这处的小吏确实比别的县衙要多一些,不过即便如此,人手还是不够用。好在大人过来了,回头可以开科吏选,给咱们补齐人手。近来昌平县抽调了些得用的人手去了京城,如今面厂跟互市等处又扩张,人手严重不足,一切都指望着大人拿主意呢。”

说起这个,李主簿又不得不赞叹周律用心了。

这选吏一看就是为了方便新县令安排人手,原本前几个月周大人就能做的,却愣是留给了新一任县令,这份体贴入微,他们可比不上。

刘松年安顿好了妻儿后,方才去了县衙查看卷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