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卖鱼 周律的招牌特别好使(1 / 2)

周律抵达余干县后, 甚至没去县衙,便直接到了养鱼的池子边。

他们来的正是时候,眼下杜言放正领着人在池子里进行头一次捕捞。

周围还有数不清的围观百姓。

这一批鱼但凡长大一丁点,都能在县衙里头掀起波涛, 无数双眼睛盯着这个池子。

头一批捞上来的鱼, 已经被余干县最大的那一家酒楼给预订了, 那位老板很会做生意,前两三天便开始在酒楼里头宣扬衙门的鱼快要养成了。

这件事情,整个余干县百姓都有一股自豪感, 一开始谁也没想到真的会养成,鱼苗养活之后,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衙门并没有骗他们。虽然只是几池子鱼, 但余干县的百姓们仿佛在看自家的致富经。所有人都知道, 一旦鳜鱼养好了, 他们县城就真的起来了。

余干县太穷了,跟浮梁县相差无几。

可如今浮梁县连县令都倒了, 他们却眼瞧着要起来了, 如何不激动人心呢?

周律过来时,立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杜言放亲自捧着捞上来的鳜鱼,兴奋道:“知府大人您看, 这些鱼不仅长好了, 还长得这么肥!”

他捞着裤脚,连靴子都脱了,方才跟着县衙里头的人在池子里拿着网捞了好一会儿,如今满身脏污也不觉得埋汰, 相反还挺高兴的。

能做出成绩,比浑浑噩噩地混着日子可要高兴多了。

周律看了一眼,跟后世比自然是有差距的,但是如今的条件能养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他赞许道:“是不错,可见你们都是用了心的。”

“可不是么? ”杜言放言语之中颇为骄傲,又说,“大人今日不妨留在县衙用晚膳,也来尝尝咱们余干县的鳜鱼,我们大家可都等着好好谢谢您呢。”

周律欣然答应,又说:“我不过只出了一个主意,受累的还是你们。”

杜言放这回没谦虚,回想这阵子他们确实吃了不少苦头:“不怕您笑话,为了这些鱼,县衙里头的人没日没夜地守着。也不怕您笑话,咱们都是头一次养,生怕它们养不活,养不大,好在这些鱼自己争气,几个月的功夫就已经长这么大了,就连那些渔民们过来瞧,都觉得稀奇呢。”

幸好,他们还是成功养活了。若是养不活,丢了县衙的名声倒还是其次,最主要的丢了钱,他们县衙可谓穷的叮当响,这笔钱可是不小得投入,不亚于当初府衙孤注一掷来养银鱼。

周律被他这热情感染,又过去瞧了瞧大桶里面的鱼。鳜鱼个大儿新鲜,起码在如今的大梁鱼市中个头算是不小了,县衙按着他的法子精心养殖的味道,肯定也不会差。

周律问杜言放:“这批鱼捞上来,杜大人准备怎么卖?”

怎么卖?

杜言放一愣,之前想着等鱼长成了之后,府城里头应该会有买家,这些日子县城里头的酒楼主动开口,说要一批,头一批自然要留给自己县城里头的酒楼,剩下的要卖给谁……他还没有章程。

周律沉吟道:“依我看,卖去什么地方都不比卖去京城好。”

这话听着倒有道理,毕竟京城贵人多,有钱人也多,只要噱头好甭管多贵也都卖得出去,但是只有一点令他担忧:“这些鱼运到京城,还能活吗?”

死鱼跟活鱼,区别可就大了。

周律道:“损耗肯定是有的,不过只要运输得当,大部分还是能留得住。”

这种活鱼,不管卖去哪儿都有损耗,这是在所难免的。

杜言放松了一口气,他莫名的信任知府大人,他说行,那肯定就是行的。只是他一时半会儿联系不上什么好买家,也没有什么运输的法子,所以——

“说来惭会,县衙这边也联系不上什么大商人,此事还得仰仗大人。”

杜言放说着也尴尬,他是一县的父母官,结果好不容易自己县衙办成了一件事情,回头还得靠府衙帮忙才能善后。

“无妨。”周律本就想着替他们解决此事。送佛送到西,若不替他们找好门路,往后还怎么扩大水产养殖?

在余干县走了一遭,晚上留下来尝过鳜鱼后,周律便赶紧联系上了冯百万。

多亏了那几次互市,周律如今同冯百万附近等人还时常有联系,不管是江南、山西还是京城,周律认识的富商都不在少数,关键时候,也就只能靠他们帮帮忙了。索性他们也愿意给自己一份薄面。

冯百万收到周律的信之后,立马给他引荐了一支船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