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准备 周懿不想回京(1 / 2)

前两日, 周律接到圣上的书信,圣上在信中说,京城有位老尚书要致仕,准备于近日调他回去接替尚书一职。

当初在昌平县的时候, 圣上准备将他调走也是提前与他通了气的, 如今亦然。

周律回信谢过, 这两日已经开始准备回京了。

他要离开的消息自然也不会瞒着府城众人, 骤然听到这样的消息,沈自芳贾斯等人仿佛感觉天都塌了,下头的几个县令也颇为不舍。

这三年他们跟着周律,实在做出了不少成绩。若非周律,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能够做这么多的事,更不知道原来自己也能深得百姓爱戴。

做一个好官与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庸官,很多时候其实只差了一个能引路的人。

如今饶州各地都能看到水产养殖的池子, 养鱼的养螃蟹的养珍珠的,几乎随处可见。

家里有点钱的,便会承包池子自己养,只要悉心伺候着,等到养成之后,当地自然有富商过来收购。他们有钱,请得了船队,能够卖出更高的价格。虽然之后的溢价跟一般的养殖户并没有太多的关系, 但是收购的价格却是不低的,怎么算他们都能赚。实在分不出钱养这些,也可以在自家水田里面养养鱼,回头卖去府城,同样能赚钱。

稻花鱼滋味儿不俗, 不仅是本地人爱吃,就连外地人也喜欢。去年便有不少外地人特意来饶州,就是为了尝一尝长这所谓的稻花鱼。

如今就连养稻花鱼的地方都成了名胜景点了,到了鱼可以捕捞的时节,还有人特意前来,只为了亲自捞几条鱼。

虽然百姓们也不知道这些人究竟图什么,但总而言之,他们不仅不亏还赚。只盼着往后这样什么都不做就能挣钱的机会,在周大人离开之后也依然能有。

其实,如今饶州已经起来了,有没有周律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养殖这种东西几乎可以算是一通百通,周律只是给他们开了一条道,培养了一些精通的人才,之后不用周律多费心,他们自个儿就能养起别的了,好比,如今饶州水产养殖的种类已是遍地开花了。

各地都跟着吃肉喝汤,日子已渐渐好过了起来。

几个县令也都知道这份变化究竟是因为谁。可眼下一切才是走上正轨不久,他们的知府大人竟然要回京城了。从前众人已经习惯了有什么事情必须请教周律,有什么难题也都向周律求助,眼下忽然之间没了主心骨,可把他们慌得不行。

这两天,已经来了好些人打听周律准备何时回京,已经,即将代替他的究竟是谁。没办法不慌,周大人离开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以周大人的政绩,绝不会长久的留在饶州,早晚有一日该走的。他们早就预料到这件事情,只是难以接受罢了。最头疼的是接任的大人,万一接替的新知府与周大人政见相悖,他们饶州又该何去何从呢?

周律在他们第三次过来寻他的时候,终于忍无可忍,回道:“如今饶州是什么模样你们还能不清楚吗?几个县城虽然没有京城富裕,但比这寻常的地方已经算是富庶之地了。这样要紧的地界,圣上在选任新知府的时候自然慎之又慎,千般万般都考虑过了,才会派他前来接任。你们与其担心他与我政见相悖,还不如担心来年如何扩大养殖业。”

周律半是批评的一句话,却透露出一层意思——饶州往后的路子不会变。

这话他不仅跟几个县令说过,也是这般对府衙众人说的。

他离开之后,程铭章书华也会跟着离开。这两人他用惯了,自然是要带去京城的。府城这边,一切都要交给贾斯跟沈自芳了。

这两人之间虽然有龃龉,但都是识大体的人,绝对不会在紧要关头出什么纰漏,叫人看了笑话,不过该交代的事情还是得交代的:“我也只有一一月便要离开了,往后府城这边的事情。还得你们一人帮衬着,新知府应当不会是个难相处的,但你们切不可对他心存怠慢之意。”

周律看向沈自芳。

曾经怠慢过周律的沈自芳默默低头。半晌,他寻思着自己应该表个态,于是硬着头皮说道:“大人您就放心好了,我们怎么尊敬您的,往后就如何对待新任知府,绝对不会轻慢于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