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通政使(2 / 2)

“而兵部呢,早早就向老大递了心思,也是早晚的事儿。”

“工部和户部不用说。”

“唯一惹人争议的其实是刑部,刑部尚书的闺女嫁给了老二,但刑部尚书却是老大的,更重要的童真还顶着三公。”

“啊?这有什么不妥的吗?太子不是一直以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吗?”

“你错了,这才是父皇的高明之处,三公一直缺一,那就给了不少人可活动的心思。”朱文宝细细讲解。“然后你再看看三公的职权有过太多的增加吗?不管是皇上还是太子监国期间,所有的大事儿全都是以六部为首。”

“三公更像是荣誉,而三少呢,唯一拿的出手的詹徽还挣扎在泥潭里。”

“那主子咱们是不是可以拉詹徽一把,他终究也是太子的人。”

“是啊,其实在文坛交流会期间,本王还真动了心思。”

“但仔细琢磨琢磨,詹徽的事儿已经不是本王可以决定的,虽然詹徽是因本王而起。”

妥妥为主子倒了一杯茶。

插了一句话。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单超聪连忙低下头。

“妥妥你是越来越放肆了,竟然敢开本王的玩笑,小心本王把你送锦衣卫。”

“主子,你还别说。真的由主子把我送回锦衣卫,说不得我在锦衣卫还能凭借主子的名头安稳下来。”

“想得美…”

朱文宝在与妥妥说话之际,单超聪低着头,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不由自主的出言,打断了主子的话语。

“主子,有没有一种可能詹徽现在尴尬的局面,是皇上刻意为之的?”

“皇上也许早就准备重用三公了?”

单超聪说的模糊,但是朱文宝作为现代人,经过提点他瞬间想到了。

三公九卿!

也不对!

大明先祖早就废除了三省,之前父皇重用的也只是六部,这就导致监察机制反而低了一档次。

大理寺,刑部,都察院。

朱文宝像是捉的线索,但是又触摸不到

“通政使是谁来着?”

通政使司通政使,简称通政使,职掌呈转、封驳内外奏章和引见臣民之言事者等事宜,并参预大政、大狱之会议及会推文武官员。

“回主子,通政使原是西门鸿海,后调入大理寺任正三品,太子的人。”

“现接任通政使的是天子门生,十年前的恩科状元,贾狄!”

“贾狄出生于旁支,幼年开始刻苦攻读,专心致学,后中状元,历任汴州判佐、度支郎中、复州刺史。”

“官评,薄闲文华,箴规切谏有古人之风,心神耿直。”

“知道的就这些了。”

单超聪说完,眼见主子闭目沉思。

和妥妥对视一眼,二人知道现在不能打扰主子。

“不少了!”

“走吧,今日无事咱们出去溜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