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被吓出病的李文忠(1 / 2)

马皇后的这一番分析,让陈景恪叹为观止。

可以说直指问题核心。

关键是她的依据,很多都是之前自己说过的,堪称活学活用的典范了。

果然不愧是朱元璋创业最重要的两大谋士之一。

很多人或许会奇怪,朱元璋建立大明最重要的谋士,不应该是刘伯温吗。

正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然而这只是戏说罢了。

刘伯温是至正二十年才加入朱元璋集团的,当时朱元璋已经在南京立足。

他的到来更多是锦上添花。

所以大明建立之后,论功行赏他连个侯爵都没评上,只得了个诚意伯。

这里并不是说他不重要,能以文官被评上伯爵,足以说明他是立下了很大功劳的。

但远没有戏说里那么大罢了。

朱元璋最重要的两大谋士,一个是李善长,一个就是马皇后。

两人都是在他创业之初就加入,一内一外悉心辅佐。

帮朱元璋出谋划策、笼络将士、制定规章制度等等。

且马皇后不争不抢不揽功,将功劳都归于朱元璋,帮助他树立威信。

大明建立后又退居幕后,帮助老朱查漏补缺。

也正是这样的贤内助,才让老朱发自内心的尊敬。

也正因此,她能坐龙椅喊朱重八,朱元璋不觉得僭越还很高兴。

接触的越久,陈景恪对她就越是尊敬。

评千古一后或许会有争议,但前三名必有她的身影,想必没有人会不认同。

朱元璋也被她的一席话,给说的哑口无言。

其实道理他都懂,只是先入为主的影响实在太大。

十三朝古都,孕育了秦汉隋唐四大帝国,又有潼关天险。

他实在太想将国都放在这里了,以至于下意识的忽略了很多缺点。

现在,马皇后一席话彻底让他清醒过来。

长安已经不再是千年前的长安了,将国都放在这里,就是在压榨它最后一点潜力。

长安潜力不足,北平经济条件太差,只有洛阳最为合适了。

但他依然没有轻易做出决定,迁都是一件大事,必须要综合考虑才行。

他需要更多更详细的数据。

如果可以,他甚至想亲自跑一趟。

但作为皇帝他是不能轻易离开京师的,所以只能让朱标帮他去看看了。

想到这里,他就对陈景恪说道:

“你没有让咱失望,想法果然和别人不一样,还更加全面。”

“不过迁都事关重大,咱还需要仔细考虑才行。”

“若你还有别的发现,可以一并告诉我。”

陈景恪心中已经猜到他会选哪里了,不过并未多说,而是道:

“是,若再有新的想法,一定告诉陛下。”

又聊了一会儿,陈景恪和朱雄英就一起离开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陈景恪就开始收拾行李。

朱雄英在一旁不舍的道:“哎,你走了我可怎么办,一个人太无聊了。”

陈景恪笑道:“不是还有蜀王、湘王、晋王世子、燕王世子他们吗,实在不行出宫还有徐老大呢。”

朱雄英唉声叹气道:“不一样,不一样啊。跟着伱……嗯,才能学到东西。”

陈景恪心中很是开心,这一年多的心学没白费啊。

于是开玩笑道:“那要不我不去了?”

朱雄英马上又摇头道:“不行不行,爹的身体更重要。”

“哎,要是我能和你一起去就好了。”

得,陈景恪终于知道这小子在想什么了,干脆的道:

“你想都别想,太子太孙同时离京,陛下同意群臣也不会同意的。”

“你啊,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应天吧。”

朱雄英沮丧的道:“你就不能让我幻想一会儿吗,可恶。”

陈景恪忍俊不禁:“好好好,你就好好幻想吧。我啊,就要去拥抱外面的世界了。”

朱雄英恨恨的道:“将来我当了皇帝,罚你天天在家禁足,哪都不能去。”

收拾好行李,回家和父母说了一声,陈景恪就踏上了前往陕西的船只。

随行的还有一大群文武,这些人都是帮助朱标分担工作的。

朱橚也跟随一并出发,不过他的目的地不是陕西。

看着自己的这个徒弟,陈景恪非常的欣慰:

“你的天赋果然很高,才只是一年的时间,就能将理论知识掌握了七七八八。”

“现在缺的就是实操了。”

“到了太原那边好好干,等回来你在外科方面就能超过我了。”

朱橚谦虚的道:“都是老师教的好,和您比起来,我才只是学到一些皮毛罢了。”

“也就是您将心思用在了别处,否则哪有我追赶的份儿。”

作为学生他自然知道,自家老师对外科手术的了解,还停留在理论方面。

实操甚至不如才学了一年的自己。

不过他并未因此就自以为了不起,反而更加佩服陈景恪。

才十四岁,就学到如此多的高深学问,堪称是全才。

正因为要操心的东西太多,才没时间专研外科手术。

也才有了自己超越的机会。

现在他的追求可是很高的,要当张仲景、孙思邈一般的医家圣人。

既能治病救人,又可以功成名就,想一想他都觉得兴奋。

对陈景恪那更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要不是陈景恪收自己为徒,传授如此高深的医术,恐怕自己还在蹉跎人生。

在外人眼里,依然是好奇技淫巧的亲王,在父母眼里是愚蠢不堪造就之人。

可以说,是陈景恪改变了他,成就了他。

感受到来自弟子的尊敬,陈景恪心中非常的开心。

对这个徒弟他也是一万个满意。

有天分,有耐心,有善心,还热爱医学,简直就是为医学而生。

相信他能将华夏医学推向一个全新高度,完成自己无法完成的梦想。

船队逆流而上,在开封地界朱橚带领他的团队下船,北上前往太原。

陈景恪继续逆流而上,在潼关进入渭水前往关中。

只是渭水河道实在太崎岖难行,差点没把陈景恪的胃汁给颠出来。

果然,不亲自体会一番,就不知道古人为何会做出很多奇怪的操作。

之前他一直很疑惑,明明有渭水连通黄河,隋唐时期为啥还要开挖广通渠?

两条水道靠的很近,功能重复,不是浪费人力物力吗?

现在终于知道了。

这要是靠渭水搞漕运,关中几百万人早就饿死了。

只可惜广通渠是人造的河流水势平缓,这也意味着容易淤积,需要定期维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