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一甲(1 / 2)

到了传胪那日。

典礼非常隆重。

太宸殿前,皇帝以下,文武百官身穿朝服在丹墀内,按照阶品站立。

众贡士(考生)身穿公服,头戴顶冠,按照会试名次排列在文武官班次之后,肖翰站在其中,低着头只能用余光略看两旁。

鸿胪寺官设黄案于太宸殿内,翰林学士捧黄榜立于殿内。

忽然响起钟鼓声,有官员高请皇帝出宫,进入太宸殿。

肖翰余光瞥见那缕明黄色从他不远处掠过,然后乐声停止,皇帝已然升了座。

就有太监高呼道:“跪,叩,兴。”

众人依照叩拜行礼。

孔肃隐捧黄榜授礼部堂官,堂官跪接。

又有太监喊道:“跪。”

众贡士跪下,鸿胪寺官出列宣道:“永熙三十五年,策试下贡士,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宣毕,即该唱一甲姓名。

终于到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所有贡士的心在这一刻都高高提起,就等着这一刻荣誉加身。

“江翰清,才高出众,文采斐然,赐为状元。”

鸿胪寺官遂引一个人出列,就御道左边跪下。

肖翰用余光打量,原来那就是状元公啊,听那人已经连中了两元,如今又中了状元,就是连中三元,这在状元里也是凤毛麟角,其稀罕程度比大熊猫还有过之。

“徐国忠,学富五车,沉稳持重,赐为榜眼。”

鸿胪寺官引榜眼出列,稍后(略后于状元)跪于御道右侧。

这个徐榜眼大概四十年纪了,长得一脸周正,给人感觉就是那种不苟言笑的家长。

“肖翰,高知卓见,博古通今,赐为探花。”

在鸿胪寺官引领下,肖翰稍后跪在御道左侧。

此刻肖翰跪在御道上,浑身都绷紧了,虽然他也想过一甲,但真正落到自己身上又是一回事,心花怒放,热血沸腾已经不足以表达他此刻的心情了。

因为按照惯例,一甲是可以直接入翰林院的,不用再参加馆选了。也就是他终于可以不用再苦哈哈准备考试了!

读书人最看重的就是翰林出身,翰林出身被称为子门生,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或者为皇室伴读,也可以担任科举考官,又在京城,升迁机会多。

庆朝有条不成文的规定,非翰林不得入阁,翰林出身无官。

这么高的起点,他当然开心得想要飞起!

一甲唱名唱了三遍后,又开始唱二甲、三甲,均唱一次,不用出班跪粒

肖翰听到了康荀的名字在三甲四十二名,为他松了口气。会试时他的名次比较靠后,现在落在了三甲,总算是榜上有名了,授官也容易多了。

唱毕后,太监高喊道:“诸进士行三跪九叩礼。”

传胪后,状元江翰清率众进士上表谢恩,诣孔庙,易服。

又有一系列规矩流程,就不一一赘述了。

至于官职,一甲三人是在传胪当就授职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