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景元的小心思(1 / 2)

刘志德也去几个州县走访了回来,见父亲坐在签押房,闭着眼睛,神色倦怠,不发一言。

刘志德心中酸涩,不想打扰父亲休息,刚想走开,就被叫住了。

“你去下头州县走访,怎么样了?”

刘裕昌睁开眼睛,微笑地看着刘志德问道。

刘志德行了礼坐下道:“父亲,这几日我去了好几个县,浙江山水多,耕地少,很多百姓没有自己的地,就给那些丝绸大户做佃户。

那些丝绸商大的有几千张织机,的也有几十张不等,这些人几乎垄断了浙江的丝织业。

短时间内,也只有他们能拿的出来足够的钱助咱们募兵。可是要让他们白拿出钱,还是如此大的数额,这恐怕很难。”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办法就是。”刘裕昌道。

刘志德问道:“父亲,您今日拜访胡叔叔,可有什么收获?”

刘裕昌喝了口茶,叹了口气道:“他这个知府也难当啊,上头两重大山管着,他能独善其身,已经很难得了。”

“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啊?”

刘裕昌道:“当务之急是要去找那些大户捐款,能捐多少捐多少,剩下的再从长计议。”

“这事也不是一两日就能做成的,先缓一两日吧,父亲辛劳已久,再这样操劳下去,就是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啊!”刘志德道。

刘裕昌摇头道:“我无碍,倭寇的事迫在眉睫,一日不解决了,我就不放心。我自有分寸,你不必多言。”

“那这事让儿子去办吧,我是您的儿子,总督参军,他们总要给些面子的。”刘志德道。

刘裕昌想了想,点头道:“那你就去试试吧,不可跟人家起冲突。”

刘志德道:“儿子自会以德服人。”

刘裕昌笑而不语。

这时候,佟乾进来了,禀道:“老爷,二少爷,凌安知县景元来拜。”

“凌安知县?”刘志德不满道,“一个知县来做什么,佟管家,你叫他回去。”

这些时日,总有一些人拿帖子来拜他父亲。他父亲每忙得头脚倒悬,好多重要的人都没见,哪来的空闲见一个知县!

刘裕昌想了想,并未有此饶印象。

佟乾道:“他他是姑爷的同科,又是同乡同窗友人,老爷是姑爷的长辈,也就是他的长辈,他才特地来拜会的。”

刘裕昌问道:“他也是宁川人?”

佟乾点头道:“他父亲就是临清的景员外,老爷从前也是见过的。”

刘裕昌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号人物。

当时他刚到临清府赴任,就听帘地有个景员外,曾做过一任知县,家境优渥,告老后回到临清府定居。

此人才疏学浅,能力平庸,但有个儿子据两岁便能背诗,七岁上就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既是老来子又是独子,景员外自然珍爱异常。

如今竟也入朝为官了,可真是恍若隔世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