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明升暗降(1 / 2)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攻城的人士气又被调动了不少,义同的西门被冲出了缺口,幸而被梅绩的预备队及时堵上,才没有被破门而入。

就这样,僵持的战况到了十月,

一个意外出现了。

梅绩这边,有一个副将在巡视的时候,被对方阵营的大头兵指着鼻子大骂,这人脾气火爆,受不得激,当即开了城门,带领三千人出去对战,结果全军覆没,要不是守城的人机灵,早早把门关了,差点被对方攻进来。

梅绩勃然大怒,下令谁再敢违抗军令,擅自出兵,定斩不赦!

当然,经过那个副将的全军覆没后,其余将领也都看清了形势,毕竟刚刚有了血的教训,谁也不敢头铁了,就坚守四个字——死守不出!

三王这边损兵折将,士气低落,义同城里,也不好过。

正当两方胶着难舍难分的时候,一件事打破了僵局。

赵忠义为了助战,派出了几路股部队,不断地骚扰三王的粮道,收获最大一次,竟一下烧了三王几万斤粮食,让三王原本就紧张的后勤,更是雪上加霜!

三王的军队面临缺粮的局面,让原本就貌合神离的合作,更加猜忌和不满了。

梅绩观察到三王的后勤补给有问题后,就猜到是赵忠义的手笔。

只等了半个月不到,三王军队的士气就大受打击,建制开始混乱,不断有人逃跑。

梅绩知道,时机到了,于是打开城门,带领军队突然发动袭击,给三王以迎头痛击。

三王军队到现在已经支离破碎,本来就不是对手,又加上对方突然发动,猝不及防,只打了不到半日,就伤亡惨重,散了一大半。

肃王身死,稷王和端王二人见大势已去,忙带着人趁乱跑了,不知所踪。

剩下的军队要么逃跑,要么投降。

这一战,梅绩军队斩敌一万多人,俘虏两万多人,大获全胜。

这场元明帝登基之初、来势汹汹的叛乱,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被平息了。

而鞑靼人早收到了稷王的联合请求,只是想作壁上观,若是藩王占上风,他们就趁机大举进犯,扶持藩王,让大庆彻底乱起来,若是朝廷占上风,他们就浑水摸鱼,捞点好处。

谁知这些藩王如此不中用,竟三个月不到就被镇压了,加上常誉防守的紧,他们连个毛都没捞着!

倭寇那边更不用了,他们一向都惧怕刘裕昌,只敢打闹,恶心人,大庆根本没乱起来,他们大部队连岸都没敢上,又回海岛里窝着,再一次蛰伏了起来。

朝中正在商议对叛党的处置。

元明帝采用了肖翰的建议,严惩首恶,胁从不问。

三王的家人,全都被抓,杀的杀,流放的流放。稷王和端王全国通缉,陈王被削除王位,开除宗籍,贬为庶人。

伪官们也只是革职驱除朝堂,并未追究家人。

那些士兵们,全都收编了,混入到了大庆的各支军队中去了。

紧接着,就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对于此次平叛的首功之臣,梅绩,皇帝自是大加赞赏,大笔一挥,升他做了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