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黄河百害!(1 / 2)

银州位处于关中西向最边缘之地,再往西将越过陇山,穿过大唐边境。

陇西之地不适宜耕作,那里有大片原始森林没有被开垦过,植被茂盛,当然也不会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

而且继续向北,在平虏山一带的吐蕃人没有条件耕作,少量的放牧也并不会破坏田地。

“难道是河套地区的黄土高原?”

庆修心中隐约有了一个定论。

黄河内所流动的泥沙,大多数都是来自于黄土高原,也就是大唐以西的河套地区。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所说的正是此地。

这里被黄河环绕,有十分充裕的水流耕作,并且得益于地理因素,根本不会爆发任何大规模的洪流。

自从吐谷浑被击溃之后,河套地区也被大唐理所应当的收入囊中,并且迁移流民耕作开垦。

他隐约觉得,或许是河套地区的百姓开垦过度,导致那里的水土流失,才让黄河下游沿途变成如此情况。

就在庆修思索时,河床上的民夫们已经工作的初见成效。

得益于他花了不少钱,让大量的精壮劳动力来参与工作,原本需要七八天时间才能完成的工程量,才一天时间就做了七七八八。

分支被挖掘开,河流顺着分流缓缓流入一些荒芜土地,总算是让高涨的河床得以逐渐降低。

而那些被引入到荒芜地区的黄河河水,带来的泥沙也可以改善土地质量,或许有朝一日还可以用来耕作。

眼看到治理河水初见收效,官民们精神大振,干的也越发卖力。

尤其是诸位老百姓们,更是挥汗如雨的干活。

这可不光是为朝廷干活,更是为了保他们的命,保自己的庄稼!

一番巡视下来,庆修才算是放心。

但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任由黄河继续如此,用不了一年还得泛滥,挖再多的支流也没用!

庆修走下河堤,叫来一名县令,让他马上把此地的刺史叫过来。

“庆国公,银州刺史早就已经不在了,去年年初因为政绩出众,已经调回京城,据说是今年会有新的刺史大人任命下来。”县令苦笑着回答。

不过眼下银州的黄河已经泛滥成这个样子,就算朝廷任命官员来,怕也是无人敢接这个雷。

现在来银州,十有八九就得吃下黄河泛滥的恶果,这可不是个划算的买卖。

庆修微微点头,“也就是说,被我杀死的刘定向,是银州目前说话最管用的人?”

“之前是,现在您才是!”县令脑子果然活泛,当场一个马屁拍过来。

但庆修可不喜欢他这般彩虹屁,又问道:“派人出发前往朝廷了吗?”

县令不解,很是疑惑的看着庆修,“您是指什么事情?”

明明此前庆国公也没有什么命令下达,何必派人前往朝廷?

“废话!刘定向被我杀了,你们难道不派人向朝廷禀报,让朝廷再派遣一个新的官员来?”

这话当场让县令吓得双腿一软,差点没瘫坐在地!

人是您老人家杀的,没您发话,谁敢向朝廷禀报此事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