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满分作文让思思姐致郁了(2 / 2)

作为央視文艺频道的老人,且还做过四大名助系列专题,李偲偲无疑是知道不少内幕的。

“六学具体什么时候出现,已经基本不可考证,“六学家”内部也有多种不同意见。”

果然,瞳孔微抬的回忆着,李偲偲暂停电视画面后回答说道:“不过跟杨导聊天的时候,我发现她们的矛盾确实积怨已久。”

搓着手,张麟期待道:“最喜欢吃瓜了,思思姐详细说说。”

莞尔一笑,李偲偲摇摇头,但还是说道:“咱们的话题,先把时间拉回最初最初的原点。

从咱们央視《西游记》这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巨作的筹备和拍摄过程开始说起。”

张麟正襟危坐,一副你继续的表情。

李偲偲磁柔开口道:“谁是美猴王?

根据杨导从未出版过的自传《风风雨雨八十年——我和》中提到的:

杨导接下拍摄《西游记》任务之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美猴王”。

最开始杨导找到了“北派猴王”李万春,李万春向她推荐了自己的儿子李晓春。

但是因为当时李晓春已经有四十岁了,不符合杨导演对找个年轻人扮演孙悟空的要求不符。

后来,又看了多个演员,要么是年龄不符,要么是所在剧团不放人,要么就是演技或者灵性不足。

多方辗转,杨导找到了当时的“南派猴王”六龄童,也就是六晓龄童的父亲。

仿佛是那个时代的传统似的,六龄童老先生向杨导推荐了自己的儿子。

最开始六小龄童的试镜,让杨导不是很满意,觉得他并不适合,不够活灵活现。

但是在六龄童的极力推荐下,和会亲自指导六晓龄童的保证下,最终答应了下来。”

看向认真聆听的张麟,李偲偲耸耸肩膀道:“于是,六晓龄童,被确定扮演86央視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角。

这就是最初的“孢子”,直到今天,开出花来。”

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张麟听出李偲偲话里的意思是章承恩还有负杨导的知遇之恩。

而杨导已经明确表态,此生都无法原谅章承恩。

思虑着,听到李偲偲继续说道:“六龄童老先生没有对不起他对杨导的承诺和保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尽数传授给了六晓龄童。

不吹不黑,六晓龄童也确实不负众望,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美猴王”的荧幕形象。”

张麟颔首,对此表示赞同。

章承恩现在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很多人甚至将他贬低到了泥潭里,恨不得否认他的一切。

但不可否认,章承恩是有演技有实力的。

跟德艺双馨肯定不沾边,却绝对是一个老戏骨实力派。

他呈现出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是截至目前为止最经典的大圣,没有之一,没有可以威胁他的人存在。

这情景就像足球领域和篮球领域。

诸如c罗、梅西、老詹,一旦步入职业暮年,那黑子恨不得将他否定成尘埃。

尤其c罗“炮轰”曼联,最终远走利雅得那段时期,梅结晶和罗黑简直无所不用其极,但凡是有c罗的视频,必刷“阿伟罗跪下”。

张麟记得有一次他为c罗叫屈,认为抛开场外因素不谈,c罗能成为绝代双骄那是凭实力坐上去的,金边罗的恐怖毋庸置疑,c罗的职业态度也无可指摘。

然后,上千条评论和私信对他进行轰炸。

从看似条理清晰的反驳,到痛斥c罗种种球霸行为,再到否认没有绝代双骄,乃至因此对他问候祖宗三代,梅结晶和罗黑的素质实在令人不忍直视。

张麟当时就祈祷,希望以后来一个回旋镖,杀杀这些人的嚣张气焰。

因此对于章承恩,他鄙夷对方的人品,却愿意承认对方的职业水准。

不晓得张麟一瞬间想了这么多,李偲偲声音柔柔的说起西游记拍摄的艰苦,以及大火后的恐怖热度。

张麟频频颔首,对这部神作给予全方位的认可。

话说因为女儿国那一章,他还专门n刷了那一集西游记呢!

话归正题。

不提拍摄过程的困难和曲折,不提当时匮乏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这部《西游记》成为了经典,这部《西游记》中的美猴王也火遍了全国。

央視1982年开拍,1986年春节一经播出,轰动全国,真正的万人空巷。

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重播次数超过2000次,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成为无数80、90后的童年回忆。

当猴王从石头里跳出那个画面第一次出现在亿万观众眼前的时候,它注定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

它寄托了一代又一代华夏人童年的幻想与纯真,同样也承载了太多华夏人对神话故事的梦想。(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