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小格格们厉害(2 / 2)

“是……是,多谢娘娘。”胡图里乖乖应道。

太皇太后没追究他平日里欺负妹妹的事,说的话也听上去挺好听,胡图里顿时放下了心来。

等到胡图里下去后,立马被他额娘揽进怀里,一副劫后余生的模样。

孝庄太后只是扫了一眼,对于这种明显将她当做洪水猛兽的大不敬行为,没有追究。

南音看到胡图里都快到他妈的肩膀了,还像小宝宝一样被他妈抱在怀里安慰,就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样养孩子,不惯坏了才奇怪。

胤褆和胡图里差不多大,南音在和他相处时,也不是哄孩子的语气了,更多是将他当做一个大孩子对待,所以胤褆会很自觉的领悟到,他在长大,所面对的和所承担的不一样了。

这边的默写考较结束后,孝庄太后就让小阿哥们散了,想去玩的去玩,想回乾清宫的回乾清宫。小阿哥们顿时齐齐松了口气,在跟孝庄太后告辞的时候,语气中的轻松非常明显。

待孩子们散了,孝庄太后吩咐苏麻喇姑,让常福海将这些默写结果,送去乾清宫,给康熙看看。

南音顿时为那些默得稀烂的小阿哥们头皮发麻,孝庄太后确实是厉害极了。

她不识字,所以不教训和指点这些孩子读书。但她往康熙那里一送,这些小家伙们的父亲祖父等长辈,就免不了会看到,到时候各家就会想尽办法抓读书这件事了。

一个举动,胜过磨破嘴皮子的千言万语。

孝庄太后的边界感,简直绝了。

小阿哥们自以为解放了,很快呼啦啦全走了,但慈宁宫的话题,还是没能离开刚刚的默写。

相对于刚刚自吹自擂的几个福晋,现在大家转变了话题核心,开始夸赞几个胤褆兄弟几个,简直是夸得天花乱坠了。

南音悄悄地离远了一些,那样的氛围她有些承受不来。

齐格看着南音的小动作,忍不住笑出了声,那悄悄摸摸挪着小碎步的样子,也太可爱了吧。

待小阿哥们走得差不多了,齐格忍不住叹了口气,他得回乾清宫,给皇帝禀报这边的情况了。

齐格最后看了南音一眼,便转身离开了。

这时候,太子和胤褆、胤祉也正在回乾清宫的路上,其实兄弟三挺想留在慈宁宫的,只是慈宁宫那些福晋们,拍马屁的时候,不着边际,让兄弟几个还挺尴尬的,所以干脆回乾清宫了。

正在路上走着,就听到有人在议论道:“太皇太后娘娘弄这一出,是要做什么呀?”

“谁知道呢?可能就是想哄一下那些格格,让她们觉得自己很会读书?”

“不会吧,太皇太后娘娘不至于那样做吧?”

“谁知道呢!反正我挺不舒服的,特别是看到那几个小格格得意的样子。”

“何止是你,我也难受得紧,家去后,我额娘肯定要把这事儿告诉阿玛的,这年都过不好了。”

“啊?惨了!我也一样!”

几个人呜呼哀哉了一番后,忍不住抱怨起来了:

“太皇太后娘娘真是……”

另一人立马制止,以免那人说出什么大不敬的话来,“我怀疑,就是那几个小格格挑事,不能怪太皇太后娘娘。”

“可恶,她们肯定得意死了。”

“小姑娘家家的,只知道出风头。”

“就是啊,小格格不应该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么,还读什么书啊!”

“会默写千字文就把她们能的,有本事去考科举啊!考个状元,小爷我就服气。”

“哈哈……你这可就为难人了,她们哪有本事考状元?现在年纪小,所以先宠着一段时间,等以后嫁人了,看她们还怎么耀武扬威。”

“反正是要嫁人的,浪费时间读书干嘛呢?”

……

太子兄弟三个,本不打算理的,一看就是默写默得不好,所以怨气冲天的。

但他们自己默写好不好,读书好不好,和小格格们读书有什么关系?说来说去,还是他们自己不行罢了。

若是他们好好读书,能默写出千字文,哪里还会满腹牢骚,觉得自己被小格格们比了下去,丢了面子?

太子低声问胤褆道:“胤褆,这些人,就是姑姑说的那种,不会反思自己,只会责怪别人的人吧?”

胤褆和胤祉同时点了点头。

太子嫌弃道:“这种人最讨厌了,自己不行,自己犯了错,还能振振有词地推卸给别人。皇阿玛也特别讨厌这种人。”

前朝的大臣,最不会干的就是为国尽忠尽职,最会干的就是甩锅和埋怨别人。

胤祉道:“那就是有样学样了,家里没教好。”

等听到说什么小格格们读书没用,反正要嫁人的,太子终于忍不住了,骂道:“既然小格格们这么不行,以后只能嫁人,那你们怎么连只能嫁人的小格格都比不过呢!”

胤褆附和道:“就是,你们还瞧不起别人,结果自己还比不过。”

胤祉用力地点了点头。

“你他妈……”那人转头就要骂,结果看到穿着明黄色小蟒袍、戴着明黄色小帽子的太子,顿时吓得一激灵:“太……太子殿下,见过太子殿下……见过胤褆阿哥,见过胤祉阿哥。”

几个刚刚还在高谈阔论的几个人,嚣张的气焰顿时烟消云散,变得恭敬且卑微起来。

他们这种形态变化,使得太子更加厌恶了。

“小小年纪,就都是势利眼。”胤褆也嫌恶道。

“小的知错了,请太子殿下和阿哥您原谅则个。”

胤祉眼睛深深地看着几个人,语气板正地问:“你们错在哪里了?”

以胤祉的观察,几个人根本不是老实认错,而是慑于兄弟三个的身份,才改口的。

姑姑说过,嘴上的认错和道歉,远不如心中的认错和道歉来得重要,只有真正认识到了错误的,道歉才会显得真诚,才有改进的可能。

几个人也没想到,会发难的是这个最小的小阿哥。

胤祉虽然常面无表情,但他毕竟还年幼,小脸蛋儿还肉嘟嘟的,哪怕没啥表情也会显得颇为可爱,完全看不出是个不好惹的。

胤褆也道:“是啊,既然说你们错了,你们错在哪儿了?”

几个人猝不及防地被这么问,一时之间还反应不过来:“这……这个……”

“我们错在不该那样说小格格们。”有人试探着道。

太子哼道:“仅此而已吗?”

真是几个榆木脑袋,竟然还在用身份说事,果然家里没教好。

“错在不该抱怨,太皇太后娘娘考较是好意,是恩典,我们不该不知好歹。”

“是是是。”

……

几个人七嘴八舌地,没有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的。

胤祉鼓起了脸颊,果然蠢人最容易让他生气。

“你们错在,自己做的不好,不仅不反思自己,还埋怨别人!”

“错在瞧不起小格格们,觉得你们生了个把儿就高别人一等!都是爱新觉罗家的人,,没有谁生来就比别人更了不得,只有学了本事的才叫厉害!”

“还错在随意揣测乌库妈妈的心思,甚至对她不敬!”

胤祉虽然声音还稚嫩,但字字掷地有声,十分有气势。

不仅几个多嘴的小阿哥被骂懵了,连太子和胤褆也有些惊异地看向这个不爱说话的弟弟。

胤祉说话,还重重地哼了一声,转身就走,懒得和这些蠢人废话了。

胤褆回神,立马追上胤祉去了。

太子道:“本宫的弟弟说得很对!你们好好给本宫反省反省!”

说完,太子忙快步去追自己的兄弟了。

以至于回到了乾清宫,胤祉的情绪还没下去,依旧臭着脸。

兄弟三人去给康熙见礼,康熙应道:“回来了?咦,胤祉怎么一脸不高兴?你们两没欺负弟弟吧?”

胤祉立马给两个哥哥清白:“没有,是被几个蠢人气到了。儿臣不该挂脸,请皇阿玛见谅。”

康熙已经大致知道慈宁宫那边考较的结果了,所以此时心情很不错,对胤祉这样子也没追究,道:“既然是蠢人,就别多费心思和注意力了。”

“是,皇阿玛。”

“先去坐着吧,特地等你们回来了,再上烤奶茶的。”

“多谢皇阿玛!”

胤禛看到哥哥们回来,也十分高兴:“哥哥!你们终于回来啦!胤禛一个人好无聊呀!”

“慈宁宫蛮好玩的,但是一想到胤禛一个人在这儿,我们就赶紧回来啦!”胤褆撒谎不打草稿。

小胤禛果然被哄得开开心心的:“哥哥你们真好!你们看到姑姑了吗?”

“看到了,姑姑正陪在乌库妈妈和和馨姐姐她们身边呢!”

而康熙那边,也收到了常福海亲自送来的一摞默写千字文的纸,便直接翻看了起来。

之前康熙本觉得,宫里几个崽崽,学习的情况算过得去,但也没有特别优秀和突出吧,他自己当年读书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呀,这是正常水平。

可是一篇一篇的翻阅下来,不由得眉头大皱,读书这个事儿,还能搞成这么稀糟的样子吗?

“这个……这个胡图里,是齐布琛的哥哥吧?”康熙拿出一张有不少被涂成墨团儿的纸,问身后的梁九功道。

梁九功恭敬道:“回圣上,是的。”

“他今年多大了?”

“奴才记得,他与胤褆阿哥是同一年生人,大约小了两三个月罢?”

康熙翻了两下,将胤褆的默写,和胡图里的默写放在一起,顿时感觉这两个孩子的水平,好像差了四五岁似的。

“若是和胤褆同一年生,那也上了三年学了,不该如此啊。”康熙想不明白。

教孩子读书,有那么难吗?给孩子找个好的先生,父母时常检查督促一下,多简单的事儿。他的几个孩子都是这样学的,甚至几个小格格都没怎么检查督促,千字文就默写得很好了呀。

梁九功微微弯腰道:“圣上,这位胡图里小阿哥,比胤褆阿哥晚了一年才上学。”

“哦?为何?”这就让康熙感觉到很意外了。

现在各府各家都在卷啊,许多孩子六岁上学之前,就已经请了先生开蒙学习了,还有人会晚一些上学,可就有些稀奇了。

梁九功一边回忆一边道:“当时他们对外放出的消息是,这位小阿哥身子不适,需要修养一年再上学。但据奴才所知,应当是这位小阿哥十分抗拒去学堂,上学第一日便大闹学堂,甚至打了同窗与先生,才不让上学的。”

康熙听到这里,脸色更加难看了,没想到爱新觉罗家还出这样的奇葩种子。

再看自家几个儿子,康熙便觉得,真是越看越顺眼了。

胤褆和太子在入上书房读书的时候,都有些不适应,但调整了过来后,便老老实实上学了。虽然兄弟两时常想借口,想偷会儿懒,但他们最后的学习情况,还是不错的。

果然,好都是被衬托出来的,了解了这个胡图里的情况,康熙顿时觉得自家崽崽真是乖极了。

康熙翻完了这千字文默写,对爱新觉罗家的后辈们学习的情况,有了个大致的了解,心里也有了底。

看完以后,康熙让梁九功将这些默写的结果,发放到了这些孩子们的长辈手里。

对于表现得好的孩子,康熙还特地叫到跟前来,询问鼓励了一番。

这么一搞,好些孩子连过年都过不好了。

大多人也明白了康熙的意思,是让他们对后辈们的读书和成长,上点心呢!

康熙倒是不明白,自己一个皇帝,都能抽些时间出来,查看一下自己儿子的功课,检查一下他们的学习,为什么这些人就做不到,难道他们比自己还忙吗?

今年的新年,是从除夕一直庆祝到了元宵节,不仅在大年初一进行了大肆庆祝的活动,康熙还在元宵节的时候,大赦了天下,因为三藩之乱到此时,算是彻底平息,最后一个藩王吴三桂,已经败走。

这标志着,大清终于从真正意义上地统一了南北,这是一项能载入史册的功绩。年轻的帝王康熙意气风发,去掉了这样一个心腹大患,就能腾出空闲,来处理其他的边境问题了。

这些国家大事,和南音没什么直接关系,但她也由衷地为之高兴。

听说康熙有意□□问题,南音更加激动,上一世没能亲眼见证到台湾回归,这一次能见识到这种历史大事件,也算是另一种角度的弥补遗憾了。

所以南音一高兴,给崽崽们准备的奖励也十分用心。

一月底,南音将做好的沙盘放在屋里,并引导着被蒙上了眼睛的胤祉进了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