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 132(1 / 2)

清音的目光极具压迫性,四个少年少女紧张得身体都在发抖,但他们依偎在一起,似乎就是彼此身体的一部分。

这一刻,他们有了手足耳目,他们是完整的。

但毫无疑问,他们找到清音这里来,是带着目的的。每年给福利院捐钱捐物的好心人不少,却单单找到她这里来,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目的。福宝单纯,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但这四个受尽世俗冷暖的孩子,他们非常清楚。

沉默,无尽的沉默。

在沉默里,清音听见他们吞咽口水的声音,坐在皮沙发上轻轻移动身体的声音,甚至心跳声。

终于,清音再次开口:“你们为什么想学中医?”

“我们将来想找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断臂少年说,其他三人跟着点头。

“你们为什么觉得自己能学好中医?”哪怕是大弟子秦解放,已经独立坐诊几年,到现在也不敢说自己“学好”了中医,哪怕是最有天赋的罗香秀,也依然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小学徒,有空就来跟着跑进跑出。

“因为我们不想再这个样子活着,我们想工作,但其它地方都不收留我们,我们问过很多老师,他们说只要我们脑子好使,就能学会。李爸爸说过,左丘明失明,能写《国语》;要离身残,可杀庆忌;钟无艳无颜,武功盖世,他们可以,我们应该也可以。”

清音眯了眯眼,这几个孩子,准备还挺充分。

“哦,你们的成绩有多好?一个个,自己说。”

还是断臂少年先开口,“我叫赵爱国,我初中毕业,毕业考成绩是全校第一名,我的语文考了92分,数学95分,英语……”

先天性弱视男孩摸索着站起来,根据声音辨别清音所在的方向,面朝她说,“我叫钱爱民,我初中还没毕业,因为眼睛不好,看不清黑板,但我能努力的看清试卷,我上学期的期末考是全班第二名。”

胎记女孩站起来,怯生生地说:“我,我叫孙爱兰,我只上到小学,小学毕业考全班第四。”

马蹄足女孩深吸一口气,“我叫李爱琴,我也只上到小学毕业,成绩全班第一。”

他们甚至还把毕业考的试卷和成绩单都拿来了。为了公平起见,福利院孩子的考试不参与全区或者全市的联考,都是各个学校自己出题,批阅完之后,试卷和成绩单同时发到每一个孩子手里。

清音看着这几张皱巴巴的,明显保存了很长时间的卷子和通知书,心里说不出什么感觉,她仔细核对上面的笔迹,应该是真实的,不是伪造。

虽说是分开考,但难度跟正常孩子的也差不多,能考出这样的分数,足以证明他们脑子并不笨,智商完全没问题,甚至要比一般孩子高点。

清音的心情颇为复杂,职业学校不收他们自有不收的理由,他们能够破釜沉舟找到自己这里来,且看样子是已经出来好几天了,就一直在药厂外流浪,等着自己哪天来遇上……福宝也是个小糊涂蛋,不知道她什么时

候来,只能告诉他们等着。

“你们等了多久?”

“八天。”

“那你们这八天吃什么,住在哪里?”

“福宝请我们吃,她用工资从食堂打馒头和红烧肉给我们吃,晚上我们就睡在对面的天桥底下,用报纸垫着,也不冷。”

“阿姨放心,我们不是欺负福宝姐姐,这些钱是她借我们的,等我们能挣钱了,会一分不少还给她的。”

没有去乞讨,更没有去盗窃,他们只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努力的想要让她看见他们。

清音豁然开朗,自己想多了,她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窥探孩子的内心,以为里面肯定是利益、得失、算计,可结果发现就是吃饱穿暖,有尊严的活着几个字……多么朴实无华的本能需求啊。

这些孩子就像杂草,在地球上最贫瘠,最荒芜的地方,慢慢的生长着,而自己之于他们,或许是阳光,是雨露,是养分,是无法企及的参天大树。

清音这段时间确实有点年龄焦虑。她马上不惑之年,哪怕将来身体健康,一切顺利,能行医到八十岁,那她的职业生涯也只剩四十年了。余下的四十年里,光带出秦解放香秀等四个徒弟是不够的。

现在香秀还是个未知数,秦解放虽然能独立行医,但悟性上终究是差了点,另外两名小中医还比较青涩,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独立行医总是战战兢兢,时不时一点小问题就要摇人把她这师父摇过去。

而中医想要发展,需要有很多优秀的传承人,把中医的理法方药发扬光大,而她最近确实在思考收徒弟的事。

其实平时日常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表达过想跟着她学习意愿的医生,但这些人都是有本职工作的成年人,清音甚至能感觉到他们目的不纯:有的是看中她的院长身份,看中她与各路领导和商人的关系,有的是看中清家和刘家的秘方……稍有不慎,就会收到唯利是图之流,甚至是中医的掘墓人。

而眼前这四个孩子,他们是纯纯的白纸。

“好,你们可以来跟着我学中医,但是,学习过程非常非常辛苦,比在职业学校还苦,你们要是接受不了,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我们不反悔,我们也想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养活自己。”

清音看向高的高矮的矮的四个孩子,既然已经决心收他们为徒,那就按照徒弟的待遇来吧。

“行,那今天就先跟我回家,我先给你们福利院打个电话。”

南湾福利院那边接到她的电话很意外,说是确实有四个孩子离家出走,但都留了纸条,说他们要出去学本领,因为没说去向,院里也不好找,想着都十几岁的半大孩子了,也就没怎么上心去找。

几个工作人员要管理几十上百个问题孩子的吃喝拉撒学习,疏忽也在所难免,清音只是口头上说了几句,没找姚大姐反应,基层员工的工作也不好做啊。

“以后他们就暂时住我这边,有什么事需要联系他们,你们打我电话。”

回到

家里,清音先让他们把个人卫生打扫干净,给他们一人买了三身新衣服新鞋子,见他们不敢接,清音就板着脸“教训”:“从今天开始,当我的徒弟就得听我的。”

“是,师父。”

洗澡房里的水声几乎没停过,顾妈妈买菜回来还奇怪,“这是谁在里头洗澡,别是鱼鱼吧?这丫头,上次我洗菜水不小心倒水沟里,她还让我要节约水资源,洗菜水可以用来浇花浇菜,跟个小管家婆似的。”

清音小声把今天的事说了,要是平时她心里没底,但今天,那四双坚定的眼睛,让她觉得,自己就是免费白吃白喝的养着他们,养在自己跟前学几年,哪怕能有一半的概率学出来,那也算出师了。

比起将来能带来的改变,她现在花这点心思又算得了什么?

顾妈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都是可怜孩子,既然他们想学,你就好好教他们,带点残疾也不是就当不了医生,西医咱们不知道,但中医应该是不影响的吧?”

“只要不干骨科搬运和针灸推拿的活,不影响,以前我看过的医案里,还有好几位名医都是残障人士。”因为肢体的残缺,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专注和用心。

“那他们现在不上学,以后考医师证啥的,会不会有妨碍?”

清音摇头,“正规科班教育不行,但可以通过师承制考核,确有专长的话,也能拿到执业医师证。”

这个问题她也想过,四个孩子现在掌握的知识足以支撑他们学习中医,等把中医基础功打牢固之后,清音会送他们到卫生学校学西医,尽量做到中医精,西医懂,以后上临床也就不成问题了。

想好,第二天清音就把人带到医院去,给他们在医院附近租了个农家院,作为孩子们的宿舍,同时给他们买了医院食堂的饭票菜票,以后一日三餐都能按时吃饱。

四个孩子通力合作,其实也能自己做饭,但清音怕生火不安全,衣服自己洗,卫生自己搞,饭就去食堂吃吧。

等一切落定,清音又把当时拿给香秀的各种中医基本功的简易“教材”复印了几份,让他们先在宿舍里学习着,每天下班后她亲自过去一趟,他们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自己。

自学了一个月之后,清音才开始带他们上临床,开始真正的跟师学艺。

四个这样的孩子坐在自己左右手边,清音倒是没啥,就是每一个进来的病人都被吓一跳,尤其是孙爱兰的脸,哪怕她一直低垂着脑袋,但依然是会吓人一跳。

每次清音都会耐心解释,“这四个是我的小徒弟,来跟着我学习的,大家别见怪。”

病人们虽然心里有想法,但面上也不敢咋样,毕竟她现在可是院长,还是省里有名的名医,一号难求,谁敢得罪?觉得介意的,大不了以后不抢她的号就是,但绝大多数都不会介意。

这就跟西医也需要带实习生一样,小学徒和实习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肢体不够那么完美,而这样身残志坚的孩子,更能激发患者的求生欲和对健康

身体的珍惜。

同时,每天面对上百号病人的目光“洗礼”,原本不敢与人对视的孩子们,慢慢也习惯了被注视,被好奇,被观察,甚至有的八卦的病人问他们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的时候,也能大大方方回答,正视自己的出身与不足。

清音看在眼里,心里也跟着高兴,他们能传承自己的医术固然好,但她更希望他们能够大方从容的行走于世间,哪怕行走的步伐不是那么完美,也没事。

没两个月,清院长收了四个特殊小徒弟的消息就不胫而走,整个书城市卫生界都知道这件事,好奇的,看热闹的,奚落的都有,更不乏以前那些想拜她为师被她拒之门外的成年人,暗地里冷嘲热讽——“看吧,放着好端端的有医学基础的成年学生不要,偏要收几个小学文凭的孤儿,看你以后能教出什么花儿来!”

“手里那么多资源,难道还能传给孤儿不成?”

“我看啊,就是做面子工程,为了出风头,说不定过几天就上报纸咯。”

可他们等啊等,也没等到这份“报纸”,更没等来上级的任何批评或者表扬,这件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发生着。

不过,以清音现在的段位,还真不在意这些苍蝇叫,她最近的心思基本都在等录取通知上——在这个炎热的夏季里,顾白鸾参加了高考,志愿是在出成绩之前就报了的,清音不担心才怪。

用班主任老师的话说,顾白鸾的总成绩在全省理科生中排名前十名,要是报考京大和青大,那是没问题的。好,不想学传统科目也能理解,清音和顾安从小到大就没强压过她的头,知道她从小喜欢那堆枪.支弹.药的,他们还请顾全和陈老帮忙咨询过现在龙国有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开设有武器制造之类的课程,再根据她的平时成绩帮忙选了几个好学校,其中不乏有军校。

然而,她偏偏不走寻常路,报考了一个什么航空学院!在大部分人眼里,这名头差京大和青大可差远了,就连班主任都捶胸顿足,“这孩子咋这么不听话,我就是太信任她了呀,早知道会出这种幺蛾子,我就该全程盯着她报志愿,你们看看她这个什么专业,听都没听过名字。”

清音个顾安接到班主任告状的电话时,也有点傻眼。

她闺女居然报了一个没怎么听过名字的学校,专业叫啥不重要,关键是学导弹动力工程?!

面对父母的眼神,顾白鸾一点也不慌,“爸妈你们说话算数,说了想学啥由我自己选,你们不干涉的,还记得吗?”

“记得,可是……”

“哎呀你们就放心吧,我就想学这个,轻武器有什么意思,反正原理我都摸透了。”小姑娘现在闭眼拆枪装枪的速度已经比顾全这个老兵都快,且炉火纯青了,陈童寄给她那些专业书籍和期刊也早翻烂了。

而她顾白鸾的特点就是,只要自己学懂的东西,就没那么感兴趣了,你要让她继续学,好像也有点压抑天性?老两口对视一眼,居然无话可说。

倒是陈老听说她选了这个专业,连连竖大拇指

,说小姑娘真识货,他认识几位老朋友,她去了直接找他们报到就行,就是那位著名的钱先生,他们也认识。

已经上研一的陈童也说自己认识她们学校的研究生,改天介绍几位师兄给她认识……为啥只说师兄呢,因为她这个专业的男女比例达到了惊人的九比一,甚至很多届里一个女生都没有的程度!

最后,顾家所有人,只能喜忧参半的在家里等起通知书来。其实也不用怎么等,陈老帮忙打电话问过,说是录取了,只是通知书还在路上,没有送到而已,于是顾安顾全和小石头,这三个顾家的男人们就多了一项风雨无阻的工作。

这不,清音刚走到巷子口,就见小石头哒哒哒往外跑,“婶儿!”

“看着快下雨了,你咋还往外跑?”

“我去邮局问问。”邮政局就在胡同口对面的马路边上,来回也就四五分钟。

顾妈妈从门口出来倒垃圾,“你爸中午不是才问过,这一个下午到不了,明天再去吧,小心待会儿下雨把你淋成落汤鸡。”

“我就问问,马上回来哟!”小家伙甩着两个屁股蛋和大长腿,跑得飞快,过马路的时候还知道要看车,两头都没车才跑过去。

顾妈妈好笑,“咱们家这三个爷们,都快把人家邮政所当家了,一天问这么多次,人家工作人员都嫌烦。”

“你大哥中午回来饭没顾上吃,先去问,安子早上邮件刚到还是问了一茬。”

清音好笑,陈老都确认过了,录取上了,他们倒好,一天百八十遍的问,顾安更夸张,他以前不是在刘胖子家里搜出过两封录取通知书吗,还在柳家找到过清慧慧被藏起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他这心里就特别特别的不得劲,生怕出什么意外,要不是还得工作,他恨不得搬套铺盖去邮政局里住上。

而正主顾白鸾女士,人家压根不在家,“早早的就让他爸把她送出去,说要学开车,也不知道中午饭在哪儿吃的。”

“妈你管她呢,那么大个人饿不着。”

正说着,门口传来轰隆隆的汽车声,顾白鸾一双大长腿从车上跳下来,“妈你咋还在这儿,晓萍阿姨生啦都。”

“啥时候的事,我在医院没听说啊?”

“刚刚我遇到徐叔叔,他正开着车上医院呢,说晓萍阿姨生孩子。”

自从帮忙找房子之后,徐文宇和毛晓萍接触多了很多,主要是俩人年轻时候都是很大方开朗的性格,又同在医疗卫生行业,共同话题也多,所以渐渐的也处得不错。

尤其毛晓萍的母亲,毛阿姨特别喜欢徐文宇,对他比对上一个女婿好多了,哪天做了啥好吃的,都让毛晓萍喊他过去吃,而徐文宇也会来事儿,每次去都不空手,从毛阿姨的,到晓萍的,再到肚子里孩子的,他谁都不落下,老太太现在就特别喜欢他,还劝晓萍考虑考虑他。

而徐文宇家,虽然一开始不太赞成他们的关系,但后来或许是知道自家儿子受伤的事,倒也无话可说,随着他们去吧。

清音刚准备出发

去医院(),家里电话响起来?()_[((),是徐文宇打来报喜的,“晓萍生了,是个六斤六两的小子!”

“晓萍怎么样?”

“都好着呢,我到医院的时候已经生了,现在母子健康,都推回病房了。”

清音送口气,职工在本院生产,今天还是薛梅主任值班,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那我等顾安回来再一起过去看你们吧。”

“没事没事,过几天再来也没事,就是打个电话给你们说一声,省得你们担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